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口袋公园”见证城市建设理念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7-23 01:49 大字

口袋公园,因其面积小、常散落或隐藏在城市中而闻名。一般而言,公园景色优美,植物种类丰富,配套设施齐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很多地方,大到一片空地,小到一处角落,都会被充分利用起来。“见缝插绿、出门见绿”正于细微处显现。(见7月20日《人民日报》)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出门就能见绿”成为不少生活在被钢筋水泥包裹、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人的期望。城市寸土寸金,建一个公园、修一处景点面临的挑战很多,“出门见绿”的精神需求往往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受历史延袭、观念思维、资源条件等因素影响,当前不少城市的绿地公园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绿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达不到基本要求;一些地方在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没有前瞻性,缺乏科学性,造成公园要么千园一面,要么品质较低,等等。

提高城市人均绿地数量和品质有两个途径,一靠外部扩展。比如按照“生活服务圈”的扩展半径,新建或者改造一批公园绿地,在提高整体数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品质,尤其要注重把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拓展途径之一。二靠内部挖潜,在实施大型和综合性公园建设的同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和见缝插针建设一批“口袋公园”“袖珍公园”“微型公园”,既要尊重原有的历史变革和地域特点,又要充分体现公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于细微之处见真章,于袖珍之地提品位。

口袋公园是伴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宛如城市钢筋水泥建筑群中的一块块绿洲,既改善和优化了城市环境,又提升了人居的舒适程度。一些国内城市的实践做得不错,比如北京充分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新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

口袋公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实现数量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公园建设的内涵与品质,通过口袋公园,当地人对城市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刻的记忆,让乡愁真正有处寄放和抒发,而外地人也能从中了解城市的精神与气质。

一位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曾说,“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某种角度上,“口袋公园”正是金色光芒间交替着的绿叶,见证着城市发展、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新闻推荐

玉米收割机发动机排气管为啥冒黑烟或白烟?如何解决?

玉米成熟期,多地种植户使用玉米收割机收割,在使用机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动机排气管冒黑烟或白烟的现象,大大影响了玉米收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