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声声唱古今□张炳辉
头伏第一天的晚上回家,忽听阳台上传来“啯啯…… 啯啯……”的鸣唱,这骤然响起的久违声音,使我恍如梦境,怀疑自己是不是喝高了?一问才知,这是我的孩子为他的孩子买的玩物,因夜间叫声太响,才送给了老子的老子。再问价格,说是花20元买下的,我觉得贵了,再一想觉得还值,不要说这么多年在城里,就是回到乡下,又能几回听到蝈蝈的歌唱?蝈蝈鸣唱,声声入耳,似催眠小夜曲,带我穿越古今时空,也带我回到童年家乡的岁月。
在我的家乡农村,人们只把蝈蝈叫做“蚰子”,公的叫“叫蚰子”,母的叫“老母蚰”。大多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丝带,只有少数长在山间荒草中的才呈灰褐色。无论是公是母,都翅短肚大;六条腿左右对称分开,四条较短的是前腿,两条后腿修长,便于跳跃;两只大眼睛套着许许多多小眼睛,什么都看得见,逮它时是不能迎面去的;它的两只飘飘悠悠的长须,轻轻抖动,像戏剧里武生头上戴的翎子;它有着强有力的大颚,牙齿像把锐利的钳子,只要被它钳住,比它大许多的虫子也能被它开膛破肚,充作美餐。
老母蚰不唱歌,肚子比叫蚰子大得多,身后两根长长的褐红色似长针的细尾,是它的产卵器,它专司怀孕产卵,一年可繁育好几茬。叫蚰子唱歌凭得是背上长的发声器,两翼轻盈如纱,又像碧绿的“鞍子”,只要它两翼一扇一扇地震颤,它就成了优秀的歌手,叫蚰子是专司唱歌的。据说,它唱的歌绝大多数是情歌,是向老母蚰示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是为繁衍后代。
小时候逮蚰子多数在豆地或红芋地,循着它的声音,要先在豆棵或红芋秧旁蹲下,等它叫声再起,蹑手蹑脚走过去,躲在蚰子的后边,两手慢慢伸开,快到接近它的一刹那,双手猛地一合,便逮住了,既激动又兴奋,就是蚰子拼命挣扎咬手,也不愿放开它,带回家放到小笼子里养着,昼夜可以听它唱歌。当然,这逮的是叫蚰子,等逮到大肚子老母蚰,也异常高兴,小伙伴们总是围在一起,薅几把干草,抓几把豆叶,连同快成熟的毛豆一起,做起野外“烧烤”来,吃到嘴里的滋味胜过现在的烤海鲜、烤羊肉串。
尽管母蚰子对繁衍后代很重要,但说到“蝈蝈声声”,人们钟爱的还是叫蚰子。由此,历史上还演绎出了“蝈蝈文化”。蝈蝈,古称螽斯。“蝈”字最早见于《周礼·秋宫·蝈氏》。《诗经》中所说的“喓喓草虫”,指的就是蝈蝈。《尔雅》所说的“蜙蝑”,说的也是蝈蝈。孔子把《螽斯》选入《诗经》,是因为这首诗借写螽斯而写人,写出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和伦理观,写出了儒家对于人类社会的祝愿。后来,历代文人墨客描写蝈蝈的诗文和绘画佳作不断。就是家乡种地的农民,劳作一天后,听着叫蚰子富有生命力的吟唱,尽管生活拮据,辛劳疲惫,也能拂去心头的些许抑郁和愁苦,萌生出希望和力量。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每逢夏秋季,宿城还能经常见到有人扛着根竹竿,上面缀满秫秸篾子编成的小笼子,大街小巷叫卖蚰子。一根竹竿,就是一场音乐会,引来许多人围观欣赏,尤其小朋友乐不可支,非缠着家长买一只不行。那时连笼子带蚰子才要五毛钱。要说当时最出名的蚰子,当数芦岭花庄的蚰子,像现在买著名土特产一样,只要卖蚰子的人说是花庄的蚰子,买的人肯定买下。据说,别的地方的蚰子食性偏荤,喜欢吃蝉、甲壳虫、蚂蚱之类,叫声比较浑浊,而花庄的蚰子食性偏素,银铃般的叫声,清脆响亮,别有一番韵味,有时像听一曲地道的拉魂腔,有时又像听张生西厢弹琴…… 解得其中味者,自然高人一筹。
蚰子的生命力和适应性都很强,平原、草地、丘陵、荒坡都可以生存。它食性很杂,吃嫩草、庄稼,也喜食昆虫,据说,它吃辣椒后叫得更欢。但要把它养到屋外雪花飘飘,屋内“蝈蝈声声”,需得在下霜前逮到全身浅绿色、个儿很小的最后一茬蚰子,只要屋里不冷,可以养到三九寒天,手艺高的,可以直养到“蝈蝈声声”伴着春节联欢会的歌声一齐来到。
不知何时起,家乡蚰子的名声曾一度受损。人们把处世为人一贯世故圆滑、善于投机取巧之人,和蚰子拉上了关系。比如把只会唱高腔,就是不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官员称作“官蚰(油)子)”,把善于玩弄手段、翻云覆雨的人称作“老蚰(油)子”,还有“兵蚰(油)子”、“商蚰(油)子”等,而到了种田人那里,则叫“庄稼混子”,既有“蚰(油)子”的内容外,似乎又多了层含义。
很长一段时间来,随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三废”的大量排放,早年乡间随处可听到的蝈蝈声,变得越来越稀少,后来几乎绝迹。假如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一脉——“蝈蝈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就断流,那是令人痛心的。好在近年来,人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整治和保护环境摆上了重要位置。好政策恢复好生态,好风景带来好前景,家乡的蚰子也有了新的栖息之地、歌唱的舞台。“蝈蝈声声”,草也幽香,花也幽香,梦也幽香……
新闻推荐
一天下午,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学校领导邀请平果市消防中队的消防员来到学校,指挥师生开展一次消防演习。上课铃声一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