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种下希望15年

成都商报 2020-07-12 01:17 大字

疫情尚未结束,短暂的返校时间里,武汉科大20多名师生志愿者一起,深入各大宿舍楼,来了一场“绿色毕业季”旧物捐赠活动。他们先后捡到2000多个废瓶子,还有3000多斤旧图书和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这些将全部转化成爱心募集。

这支志愿团队叫“种太阳”(全称为武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学生党总支种太阳爱心基金会)。今年是种太阳团队捡瓶子的第15个年头。

武汉东南方向120公里外的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贫困留守儿童较多。2005年年底,武汉科大化工学院2003级学生党支部策划了一次“帮扶贫困中学生”主题党日活动,帮扶对象是阳新县大王初级中学的贫困孩子们。

2003级学生党员田广中,自小在石家庄农村长大,父母靠种地供他上学。但第一次实地考察还是让他和同学感到震惊。大王中学的偏僻程度超乎他们想象,一行人从武汉出发,绿皮火车换大巴车,再换三轮车,最后走上山路,120公里花了5个多小时。

“实在是太穷了。”田广中说,学校的泥巴操场坑坑洼洼,宿舍床铺由木板拼凑而成,冬天,窗户包一层薄膜用来御寒。吃水靠多年前打的一口井。当地大多数适龄孩子只念到初中。在校学生每餐吃咸菜拌饭,衣服打满补丁,有不少人还打着赤脚,一周生活费仅有几元。当地的贫困现状、孩子们面临辍学的无奈,深深刺痛了大学生的内心。

同学们返校后,将走访情况向学院老师作了汇报,老师鼓励他们在校园里开展公益募捐。武汉籍学生党员则联络中学母校,募集二手书籍、文体用品和衣物。“看到孩子们连饭都吃不饱,觉得自己以前拿到奖学金后就和室友大吃一顿是种罪恶。”田广中第一个捐出了自己当年的奖学金。

在校大学生经济实力有限,捐款也不长久。2003级化工专业李莹带领同学们,到批发市场购回装饰品和生活用品,同时收集毕业班学生捐出的旧凉席、小风扇、收音机、台灯等进行义卖,共筹集了86袋衣物和4000余册书籍,募集到6000多元爱心资金。2006年7月,大家背着装满书籍和物资的行囊,一路辗转,送到大王中学。

献完爱心后,这群大学生又犯了难。“我们毕业走了后,那里的贫困学生怎么办,难道又重回原点?”有人提议,趁毕业季和节假日,捡废瓶子和大量二手物品卖了换钱,并用这笔钱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一届一届接力。

在化工学院党委和老师们的支持下,在学院内发起成立了一个爱心奖学基金,起名“种太阳”,寓意“种下希望,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

每逢开学季、毕业季和大型节假日,带有“种太阳”标识的大学生志愿者,手拿编织袋,穿梭在楼道里、操场边、学生宿舍楼,寻遍校园里每一个旮旯角落,将废瓶子一个个捡来。捡瓶子换来的钱,都存入种太阳爱心基金账户。

最初,种太阳团队在大王中学设立奖学金,奖励每个成绩有进步的孩子20-60元。2008年开始,改为每年从初中毕业班遴选一位成绩排名前10且家庭贫困的孩子,精准资助,每年1000元,直到读完高中。

然而,校园“生意”并不好做。保洁阿姨抱怨队员们抢了“生意”,有同学质疑“协会在赚钱”,也有宿管员出于安全考虑不让志愿者进宿舍楼。于是种太阳的队员们尝试把收到的瓶子留一半给保洁阿姨;将贫困学生的生活现状拍下照片、张贴募捐公益海报,到各学院各班级去宣讲大王中学的故事,也跟学校保卫部门沟通。

2016年,废瓶子回收价由5分降到4分。种太阳队员、2015级化工专业的刘念带着负责财务的同学,与收废品的老板“唇枪舌剑”几个小时,好不容易让对方把每个瓶子的回收价增加了2分钱。“1万多个瓶子算下来,能增加几百元。这意味着,又能为一个孩子多募集到几个月的生活费”。

在种太阳内部,越来越多的同学像田广中一样,捐出自己的奖学金。在其他学院,更多的大学生自愿加入。一项校园传统渐渐形成:同学们看到废瓶子,就捡来攒着,攒够一定数量,交给种太阳的志愿者。

废瓶子不好堆放,同学们突发奇想,将废瓶子塞在阳台铁栅栏的空隙处。五颜六色的饮料瓶高高挂在阳台上,从远处看,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捡起一个废瓶子,校园环境就会少一份污染。”在种太阳第十三届负责人包星洋看来,捡瓶子的过程中,同学们自发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渐渐增强。2018年,种太阳团队参与香港环境保护协会“漂流瓶活动”,凭借巨大的瓶子回收数量和新颖的创意,荣获全国三等奖。

校园公益助学的接力棒,在一届届种太阳人手中传承。

00后志愿者尤杰跟着团队,一晚上跑了180多个宿舍,共捡到旧瓶子17254个、易拉罐356个。有些废瓶子里有没喝完的饮料,有的是从外卖垃圾袋里翻出来的,“味道让人有点想呕吐”。

尤杰家庭条件优越,这是他第一次从垃圾堆里翻废瓶子。“想到这是在为贫困中学生募集爱心基金,便不觉得累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于我们而言,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15年来,在种太阳一届届队员的影响下,武汉科大先后有3万多人次参与进来,累计捡瓶子130余万个,换得3.5万元爱心基金,累计资助150个孩子,其中精准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8名。

种太阳团队还定期到大王中学支教,他们结合化工学院学科特性,“牛奶彩虹”“水中悬蛋”化学实验等多彩纷呈的课堂,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2016年,支教团队从各个学院募集到运动用品和500余册图书,装了满满3个大行李箱,为大王中学建起了图书角。

大王中学校长李军对他们打心眼儿里敬佩。“来了就住教室、打地铺,不给学校添麻烦。夏天蚊子多,天气又热,但他们都坚持下来。他们资助孩子们的钱,都靠捡瓶子换的,很珍贵!”

15年助学接力,爱心种下的种子悄然发芽:2009年资助对象陈某考取湖北师范大学;2015年资助对象陈某考取商丘师范学院;2018年资助的3个同学,均以高分考入阳新一中。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在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卢绍伟看来,这场爱心接力早已超出了公益的范畴。“一次次对困难学生家庭的走访,一个个捡起来的废旧瓶子,一场场爱心义卖……同学们身体力行,在劳动中感知‘积小善成大善’的意义”。

(据《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找个理由去原谅

□管洪芬为了一点小事,没忍住又和老公辩起了嘴。辩到累了,想到这个我与之结婚快20年的男人,从来都这么固执、认死理、不懂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