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阴差阳错成为“白衣天使” 朱丽娟

来宾日报 2020-07-10 08:35 大字

我是1984年参加高考的。今年高考因疫情延期一个月,与我36年前的高考正好是同一时间。

当年高考结束后,按照规定,全体考生要返回学校,估算分数,填报志愿。我估分时较为膨胀,就高不就低。横向,与同班同学比较,摸清排名;纵向,与前三年录取分数线以及心仪高校投档线比较,按照重点和普通排列组合。我的第一志愿填报重庆大学,第二志愿忘了,第三、第四志愿均为医学院。当时,成为白衣天使是我的心愿。至于专科、中专,我根本不考虑,因为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本科升学率70%以上,我平时成绩中等,估分中等偏上,怎么也不会沦落至读大专。

半个月后,高考成绩与本科录取分数线一同发布,我离最低本科录取分数线还差3分。这意味着,之前填报的志愿通通与我无缘,我一下子傻眼了。

当时,大专、中专录取分数线由各地级市自主划分,最终我以高于大专录取分数线5分的成绩,徘徊在复读或屈就大专的十字路口。

家里孩子多,父母自然希望我去读大专。我不同意,认为重点中学的毕业生读大专太丢人。那时可以补填志愿,挽救一些估分误差大的考生。父母将补填志愿表交给我,让我自己拿主意。我冷处理三天,第四天,父母带回一个好消息:教师子女若选择师范院校,可降低3分。我正好踩线,若填报师范院校,可以圆本科梦。可父母都是老师,老师的辛苦我看在眼里,加之让我不自信的身高,我最终选择放弃。在父母幽怨的眼神里,我选择了一所工科大专院校的自动化仪表专业。在医院工作的姐姐告诉我,仪表属于精密仪器,干仪表这行必须穿白大褂。

那时,录取的大学生实行“两免两包”。“两免”,即免交学杂费、书本资料费;“两包”,就是国家包每个学生的生活费,毕业后包安排工作。

毕业后,我被分配至化工厂仪表车间工作,检修调试必须穿工厂统一发放的天蓝色棉质工作服。三年后,我调到电力局计量所,如愿以偿穿上白大褂。因为补填志愿,我阴差阳错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白衣天使”,人生从此迈入一个新起点。

新闻推荐

追踪华北豹F8扩散之路

这是2018年山西省和顺县通过红外相机拍到的华北豹F8带领小豹外出的画面(资料照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