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上海5万考生今日赶赴考场 疫情下的高考“后浪”们青春飞扬

澎湃新闻 2020-07-07 08:41 大字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大多出生在2001年至2002年,他们正是青春飞扬的“后浪”。

7月7日,2020年高考拉开帷幕,这是一次特殊的高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考时间今年首次延后了一个月举行,但高考虽然延期,梦想不延期。

2020年上海高考于7月7日至9日举行,上海共设有19个考区,104个考点(含外语听说测试考点),考生总人数约5万名。除此之外,加上送考的家长、施考的教师以及护考保障人员,相关人员总数超过20万人。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安高考是底线。为了保障考生顺利参加高考,各考点在防疫、防暑、防汛“三防”上做足了准备。

市三女中外,临阵磨枪的考生。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今年所有的高考考场都安装了空调,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赶考时多带一件衣服,一些考场的空调安装也体现了人性化,都安装了方向挡板,防止风口直吹。

高考开考当天,澎湃新闻记者兵分三路,分赴长宁区的市三女中、浦东新区的进才中学、杨浦区的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记录特殊高考下为梦想而拼搏的一个个美丽身影。市三女中:火红的Polo衫上印着“ALL THE BEST”

骤雨初歇,给2020年高考送来了一丝安宁。清晨7点20分,市三女中考场大门尚未开放,送考老师们已经三三两两在门口等候。

华政附中的老师们穿上了统一的送考服,火红的Polo衫上印着“附中必胜!”。 

华政附中的老师自制送考服。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在家复习了三四个月的小王说其实和学校也差不多,就是没了老师们监督,有时候忍不住偷懒,“开开小差”。 今年华政附中在市三女中参加高考的有80多人,有一大部分在春考的时候已经结束了“战斗”。

“今年高考特别晚,对学生压力就更大了。”华政附中语文老师张老师告诉记者,有同学一听到高考延期了,忍不住哭了,为了疏导考生们的心理压力,今年高三初三的开学第一课就是心理讲座,平日里学校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给学生们安慰。

“乘风破浪,微笑记得微笑!ALL THE BEST”张老师在自己的送考服上贴上了印着同学们照片的大头贴,还写上了大大的鼓励语。

市三女中门口的考生家长和老师。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两位学生手上拿着复习题,进行最后的冲刺,“其实也没啥用,就是骗骗自己。”他们笑称。

“来来来,你和姐姐拍一张合照,祝姐姐旗开得胜。”考场中一个小女孩穿着旗袍,牵着妈妈的手,来给姐姐送考,一大清早起床的小朋友脸上还有困意,但依旧不吝于给姐姐一个大大的微笑。

妹妹穿着旗袍给姐姐送考。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交警把快要迟到的学生和家长送到考点。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就在考场外,记者发现一位家长拉着一位交警的手不放,连连道谢。原来这名考生家住在闵行长宁交界处,原本算好了时间出发,谁料遭遇堵车,眼间导航显示到达考场还需50分钟,赶不上提前一小时排队入考场的时间要求了,无奈之下考生的母亲傅女士尝试着向路上的交警求助。一听是考生求助,交警二话不说骑上警用摩托车帮助开道,8点10分,这名复旦中学到的考生准时到达考场,家长又惊又喜,交警却只说是该做的,提醒家长明天出发的更早一些。

“准备好两证一承诺书,进考场测温。”上午8点10分,市三女中考场打开大门,迎接考生,考场负责人在门口提醒学生们手拿证据,戴好口罩。考生们鱼贯而入,一名男生慌里慌张掏证件是,将笔袋里的文具掉了一地,考场老师们将他带到一边,避免堵住门口,同时给他收拾了一下东西,“同学别慌慢慢来”。

记者看到,准备好证件的考生入校后,经过红色栏杆围起的排队区域,依次进入校内的蓝色测温棚进行测温,排队区域旁的提示牌上写着“请保持一米以上间距,有序排队。”

“抱一下,抱一下,别紧张,正常发挥。”一名送考老师给了学生一个大大的拥抱,此时的她说心情激动大过紧张,不能继续陪同,所以目送孩子们进行高中生活最后的一场“战斗”,“我相信孩子们经历了这场突然其来的疫情和特殊的高考,一定会更坚韧,社会也给了这群孩子们很多的关怀。”

进才中学:老师送上粽子形状手工艺品,寓意高“粽”7点20分,在上海浦东进才中学门前,上海市实验学校的送考老师们已经穿着统一的红色T恤等在了考场门口,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考生。其中一位老师为考生们送上粽子形状的手工艺品,寓意高“粽”。

班主任史老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上实每年的传统,班主任、任课老师、校领导和家委会都会早早来到考场,为考生加油助威。

考生们排队进入考场,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重要的人生一刻。澎湃新闻实习生 曹伊湄 图

谈及今年这场推迟了一个月的特殊高考,史老师表示:“其实每年的高三都是一个挑战,就像“渡劫”一样。今年虽然情况特殊,但我们一直注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比如我一直对孩子们说,虽然高考推迟了,但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又多了一个月,要看到这些好的方面。目前看下来,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还是很平稳的。”

学生们传递着自己种植的向日葵。 澎湃新闻实习生 曹伊湄 图

考场外还有一批特殊的送考“亲友团”,他们是华师大二附中已经保送的高三学生,虽然不需要参加高考,但也来到考场,拉起横幅,希望能为其他同学送上祝福。人群中,一朵向日葵正在每个学生手中传递。华师大二附中的骆老师笑着喊大家:“还不都快来沾沾喜气!”据骆老师介绍,这是学生们自己种植在校园中的向日葵,希望能带给考生幸运和希望。骆老师告诉记者,今年是她最后一年带高三,因此她穿上了寓意“旗开得胜”的旗袍,既是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纪念。华师大二附中的老师在考场门口与学生们握手、拥抱。澎湃新闻实习生 曹伊湄 图

现代音乐职业学校:援鄂“逆行天使”送女儿赶考

复旦附中高三(4)班女生陈石聪在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考点参加今年的高考。她的母亲黄建芳是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2月19从上海出发到武汉雷神山医院,4月6日回上海,回来后又隔离2周,前后加起来2个月没有在家陪女儿。

所幸的是,女儿很懂事。“学习很自觉。”复旦附中高三(4)班班主任王雯说。

高考需要的文具基本都是陈石聪自己准备的,黄建芳根据老师和家长代表发到群里的信息,又备份了一份高考文具,“黄梅季节,雨多,我借鉴了其他家长的建议,高考期间我会随身帮她带一套干爽的衣服和鞋子。”

黄建芳希望女儿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还鼓励女儿,可以学医,以后做医生也不错,靠自己的努力可以有所成就,也可以为病患减少病痛。

音职考点学生排队入场。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图

复旦附中今年有400多名高考生,各班班主任和送考老师都用尽了巧心思为孩子们加油鼓励,复旦附中高三(12)班班主任栾思源介绍,老师们有穿红衣的,希望孩子们红红火火,考试顺顺利利。

毕业生送考团阵容强大,复旦附中的毕业生们每年都会自发组织送考团,为学弟学妹们加油。有的毕业生已经坚持连续三年都过来送考,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正在就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也加入了送考团大军,他们还带来了糖果、手环等小礼物,为高考生们助威。

复旦附中老师给学生贴上“复旦附中加油”护身符。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图(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文化节目也“宠粉” 《对白》把互动观众写进演职人员表

《对白》视频截图本报讯(记者曾世湘)近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学生梁思怡在上网时发现,她的名字出现在优酷文化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