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哲学”:不做孩子的权威
■吴宇婷
“严父慈母”是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下父母的形象,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父亲过于严厉的弊病逐渐凸显。父亲的权威会对孩子成长带来哪些影响?
“我内心的声音,你听得见吗?”
25岁的黄旭(化名)至今依然待业在家,毕业2年,找了3份工作,都以不满意告终。父亲认为他没出息,不知道自己挣钱,总想着依赖父母。但在黄旭看来,自己的现状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
黄旭小时候,因父母工作忙,寒暑假时只能一个人呆家里。父亲工作单位离家很近,黄旭多次表示一个人呆在家里会害怕,希望父亲抽空可以回来看看,但得到的回复是:“小男子汉怕什么怕?适应几天就好了。”还有一次,黄旭养的兔子关在阳台被冻死了,他难过了好几天,父亲却一脸不屑:“小孩子懂什么多愁善感。”这种漠视让黄旭感到,在父亲心里,自己似乎无足轻重。
更让黄旭印象深刻的是,小学四年级的暑假,他跑到邻居家玩游戏机,提前给父亲打过电话,但父亲开会去了,是同事接的电话。下班后,父亲见黄旭不在家,给同学家挨个打电话,最后在邻居家找到了黄旭。父亲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打了黄旭一巴掌,黄旭当场感觉耳朵“嗡嗡”直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之后,父亲得知是同事忘记将电话内容转告他,感到抱歉,又碍于面子不肯认错,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但疼痛的记忆却一直埋在黄旭心中。
上大学后,黄旭看了电影《狗十三》深有同感,便在假期间让父母和他一起在家里看一遍,希望父亲能理解自己的阴影。看到电影里爸爸打女儿的片段,父亲并没有反省,反而说:“就该打!这个女孩太不懂事了!大人每天工作那么忙,还给她找狗。”听到父亲这一席话,黄旭崩溃地关掉电视,跑回卧室大哭。
强权的父亲使黄旭成为一个缺乏主见、没有自信的孩子,习惯依赖父母,害怕独立。“没有其他人的建议,我没有办法做选择,很容易自我否定。”黄旭认为,这是他致命的弱点。
至今,黄旭内心的需求依然被父亲忽视。他说:“我想创业,也想过做网络主播,但父亲都以不务正业为由拒绝了。他也帮我找了很多工作,但我不喜欢,尝试着做了几个月,也不想干了。”25岁的黄旭开始了和父亲抗争的拉锯战,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也不清楚。或许,他只是想要摆脱父亲的掌控;或许,只是想得到父亲的认可和赞扬。
和爸爸“有商量”地成长
相比之下,有一个民主型父亲的许黎阳则要幸福得多。“我和我爸煲电话粥都能聊一个小时,感觉父亲更像是朋友。”她说。
许黎阳也被父亲打过。一天,她因看电视入迷忘记作业,趁父亲和奶奶在客厅吵架时,悄悄趴在卧室的床上补作业。没想到,父亲突然推门而入,她惊慌地去收拾书包,被父亲从身后踹了一脚,“感觉自己从卧室飞到了客厅。”
当天晚上,父亲就给许黎阳道歉,表示自己不是和她生气,还说第二天就带她去吃肯德基,表示赔罪。那是许黎阳成长以来第一次挨父亲打,但也因为父亲及时的道歉,让许黎阳知道父亲对自己的尊重。
等许黎阳大一些,父亲对她的尊重更加明显。例如,许黎阳想离开家乡去外地上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父亲都会支持。今年碰到疫情,变成“最难就业年”。父亲也没有责怪许黎阳当年选择的小众专业,反而安慰她:“今年找不到工作还有明年,不要有心理压力。”
“父亲很宠我,但不会溺爱我。我觉得这是一种民主的教育方式,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商量着来。”许黎阳的父亲和她约定,一旦有了固定的工作收入,他便不再给予经济支持,女儿必须要独自承担生活,许黎阳也同意这个约定。
许黎阳感谢父亲一直以来给她的支持,让她变成了一个具有自信,敢于表达观点的女孩,平等的沟通使她从小建立健全的人格,她也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眼前的困难,让父亲为她感到骄傲。
新闻推荐
澎湃新闻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自6月20日起,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福建、江西、河南、广西、西藏、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