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孩子如何上小学
现在的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致在8岁至15岁之间。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
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与现在差不多,即六七岁入学,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据《旧唐书·孙思邈传》,孙思邈虽是7岁入学,但当时已能“日诵千余言”,以致洛州总管独孤信见之大为惊叹,称“此圣童也”。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甚至有20岁、30多岁读小学的特例。据《魏书·刘兰传》记载,北魏人刘兰,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学”。
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大多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读书不认真或学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家常便饭。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体罚在古代叫“挞罚”。到明代,挞罚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
古代没有中学,小学一般是“七年制”“八年制”或“十年制”,最短的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小学读完直接升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因此,13岁上大学在古代一点也不稀奇。
(据《羊城晚报》)
新闻推荐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也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