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那些错过的陪伴 柏林(北京)

青岛晚报 2020-05-30 06:42 大字

2007年夏,我离开生活了17年的城市,只身来到北京,进入全国最高艺术学府就读。我热情地拥抱着新生活,和家里几近失联,每月和母亲固定的电话内容,似乎只围绕着自己的生活费。本就短促的寒假,我通常捱到年根儿才回,除夕夜便安排好初一至初六的档期,像明星走穴一般和朋友相聚,在家只用来“睡觉”。

父母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后来又在大学任教,我有幸远离了传统的棍棒教育理念。记忆里,自幼儿园起,我便是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不写作业、逃学,拿着压岁钱蹦迪,种种能让人联想到不良少年的事情,在小学时全数上演。初高中我渐渐收敛,他们反而感到了一丝欣慰。

旋至大学毕业,留京创业,自己逐渐能养活自己,更少了和父母联系的“动机”,他们也始终坚持着“不絮叨、不催促、不指责、不干涉”原则。以至于后来我提起考研考博的决定时,他们表现得都有些腼腆。欣慰的眼神,短促的“好,好的,好的呀”,似乎内含着攒了许多年的话……

而几年来一心往前的我,甚至未曾用余光关顾正在不经意间老去的他们。直到我考博三次,终获录取的时候,才感觉到他们那份真切的踏实与安心——是确实不再有想讲却未讲的话,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今年恰逢疫情,学校勒令不得回京。我便心安理得地在家里过起了“皇帝日子”,一日三餐父亲忙上忙下,开心于我狼吞虎咽的样子。若不是偶有加盐过量的菜端上桌,我都忘了他原本好像不下厨的。母亲笑我像个住酒店的领导,饭点儿吃饭,吃完就关门继续“办公”。这话让我有些心生愧疚,便提议陪父亲去买菜以示感谢。市场很大,父亲健步,一溜烟没了影,每当我张望寻他,他总先寻得到我。略微激动地捧着几条银色的鱼来让我闻它们的腮,炫耀他总能挑得最新鲜的几条,然后迅速转过身,朝下一个摊子去了。我仔细望向他的身影,良久。哟,背怎么驼了,头发还这么稀了,胡子也白了个利索!和家里老照片上那个高大、英俊、潇洒的青年再也联系不起来了。

村上春树说,“人啊,不是慢慢老去的,而是一瞬间。”

母亲最近则是着迷于一系列时装搭配课程,作为数学老师的她,认真起来,颇有拿搭配服装作应用题求解的架势。前几日要完成搭配作业,母亲拉着我去选购衣服。脑海里和她一起逛街的记忆还停留在初中时的老城夜市上,母亲少买超过百元的衣服,且总要砍砍价。如今也依旧是要我大力认可后才肯掏钱买下,只是少了砍价的成就感。回家新旧衣服穿搭起来,心满意足地照照镜子,我看着心里也替她高兴。女人爱美无关年龄,不会来不及,只是偶尔瞥见她弯腰整理裤脚时散开的头发,已经是从发根向外延伸了四五厘米之后才见黑色。原来这些年我所看到的母亲的黑发,已是精心染过的。

人啊,还是慢慢老去的,只是你错过了陪伴。

这个春天,生命再次证明了它永远未知且脆弱,而许多和我一样的漂泊浪子,“被迫”与父母长时间共处,也更深感与他们的相伴甚为有限。我们的成长光阴正是父母逝去的青春,应把时间更多地留给这些爱我们的人。

新闻推荐

教育孩子,是父母对社会的责任

杭州钱塘新区一小区里十辆车子被划伤,警方经过调查后找到了作案者,他是14岁的男孩小林(化名)。事后,小林的爷爷带着小林挨个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