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20年办案数据,是答卷也是风向标

半岛都市报 2020-05-26 07:06 大字

本报评论员王学义

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就是集中分析了1999年至2019年20年间的刑事犯罪变化情况,附件中还制作了图表,清晰反映了主要犯罪趋势。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很多数据的变化发人深省,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法治进步,乃至窥见今后司法改革的方向。

这20年来,无论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的人数,还是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占比,均呈现锐减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我们的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群众越来越安全了。刑法在规范经济社会管理秩序方面正在发挥更大作用,比如“醉驾”取代盗窃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这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也是民众多年来所高度关注的“醉驾入刑”在司法方面的突出体现。

新型犯罪明显增多。比如,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均呈现大幅增加,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增长56.6倍。这体现出民众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对假货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社会和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注重高质量发展,刑法也就更坚决地“亮剑”。与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内容结合起来,可以更鲜明地看出这种变化。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9年的主要工作内容就包括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积极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侵权违法成本。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中,还公布了“决定不起诉”和“建议取保候审”的人数,这比5年前都有了大幅上升。公开这些数据体现了司法担当,凸显了谦抑慎刑的司法理念。

公布这20年的办案数据,是向14亿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司法答卷。这份答卷足够厚重,令人欣喜,从数据变化的轨迹当中,也能看到改革的风向标。我国社会治理已进入新阶段,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内涵有新期待。而民众有所呼,政府就要有所应,法律也必须因时而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也是让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客观需求。

新闻推荐

周强作最高法工作报告,干货都在这里了

记者|牛其昌编辑|2020年5月25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