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念念不忘是少年

贵港日报 2020-05-21 10:53 大字

《李看看的自习课之梦》(全四册)常怡著接力出版社谢军

《李看看的自习课之梦》记录了校园课堂里每天让人不那么喜欢,但毕业时又怎样都舍不得说再见的老师;那些发生在同学之间小得不能再小,却能留在记忆里很多很多年的故事;还有……当然,校园外的故事同样精彩,遍布大街小巷的商铺门店、美食趣事、新衣旧貌和鸟语花香,还有天上地下发生的一切,都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无拘无束是孩子的天性,理想化是青少年思考和处理问题的重要特征,可塑性强、适应性待提升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普遍性规律。从书中的有趣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名小女生对于校园生活的喜爱和敬畏,对美好的期待和向往。例如书中的小主人公李看看同学,单纯、调皮、小脾气、有点儿贪玩、满脑子奇思怪想,在她的梦境世界里,不少事情之间的关系都是跳跃式,多少反映了一些心里所思所想,但实际上她想的那些好玩的事情,看似与现实生活又没有太多关联。这是属于那个年龄的孩子才拥有的感受,作者常怡用她细腻的笔端将李看看的故事款款道来。

相信很多大读者看这本书的时候都会不知不觉将李看看同学与少年时代的自己重叠起来。例如自习课时偶尔会打瞌睡,放学的路上如果没有同伴、没有好玩的事情发生,也会无聊地莫名情绪小低落,然后脑子里开小差想入非非。走路时总会不由自主想起点儿什么自以为很重要的事情,直到走着走着突然间脑袋瓜“砰”的一声撞到什么东西,思绪放飞的小旅程才算告一段落。总之,要不是碰到肚子特别饿或者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必须马上回家,总会磨磨蹭蹭在外面多玩一会儿。到底是玩什么了?还真具体说不出来。

小学时光在记忆中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记,长大后能想起来的正经事儿不多,一些趣事大多围绕着肚子饿、好吃的、老师批评或表扬、同学斗嘴、家长肯定或否定之类的鸡毛蒜皮。不过,这些在当时都是天大的事情,小心思和注意力都倾注其中,还有各种大惊小怪的反应。那是看似烦恼很多却其实不知烦恼为何物的时光,天天都有这样那样的“重大”事情发生,如果这一天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令人印象深刻,那就在睡觉时做个有趣的梦吧,在梦里自由自在折腾出稀奇古怪的趣事。

写到这里时不禁会心一笑,恍惚间时光流转重回少年。明明,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自己也做过好多次这样那样精灵有趣的梦呀,怎么没想过用一颗柔软透明的心天马行空在现实与虚幻世界中自由穿梭一番,再用文字把这些好玩的事情记录下来呢?

嘘!别打扰,安安静静伴着李看看同学自习课的美梦,莫要将人从美妙梦境中叫醒。

教育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体现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孩子的世界哪有那么多道理和逻辑可讲,我的思想我做主!我的爱好我做主!我的梦境我做主!在这个世界里,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释放,个人爱好和特长得到尽兴的发挥,成长前行的脚步在自由自在的空气与周边人们的理解和关爱中越发坚实。很多时候,金不换的童子功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对于潜力无限的孩子而言,青少年时代甜美梦境与未来现实世界的距离并不遥远。

印象里,小学阶段的中年级瞌睡虫泛滥“灾情”最重,书中主人公经历的好多事情都体验过,感到儿时的记忆正在唤醒。这不是什么童话故事,李看看同学就生活在真实世界中,就是我们当中的一员。相信,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过课堂上睡觉时被老师抓现行的糗事吧?被老师或外界什么声响突然弄醒,惊吓木愣之余,整个人一半仍处于睡眠状态,另外一半则要在睡眼惺忪之际强迫大脑高速运转,绞尽脑汁搞清楚老师刚刚到底说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多是梦游小仙女不知所措地低着头左右寻求援助,然后在老师严肃的目光注视下蔫蔫地彻底清醒起来……

喜欢小主人公李看看同学,乖巧外表下藏着一个巨大的小宇宙,各种奇思妙想都在梦境中变得那么有趣。还喜欢书中另外一个主人公——鹦鹉,聪明活泼、善良公正,像一个具备引领解读困惑功能的小向导。对了,大家都知道现实世界中鹦鹉能模仿人说话,所以一些古代美洲印第安部落相信——鹦鹉有人类的灵魂。

从心理学的角度,鹦鹉在这里影射的角色更像是李看看同学内心中期待的外界反馈。梦与现实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这个问题中更深一层的人生哲学意境在于,触手可及的现实生活在很多时候似乎处于“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模样。在这种情况下,梦就凸显出满足感补偿的作用。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于有着更多睡眠时间需要的孩子而言,在梦里继续好玩的游戏和天马行空的想入非非,能实现很多真实世界中还没有达成的愿望。

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同样适合希望找回童趣时光的大人阅读。会觉得,不管她到了什么年龄,心底一定还会保持着彻彻底底小女生的模样,如此,她才能用一双少年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一颗少年的心去感知身边的一切,才能将满脑子幻想的古怪精灵透过鲜活的文字徐徐道来。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能够触动内心深处的感觉,总会令人难以忘怀。呵护孩子们的天性,让广大青少年在好玩的事情中感受到爱与自由,收获爱与成长,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思考教育实施过程中如何采取更为高效的管理艺术和方法手段。

念念不忘是少年。愿千回百转,依旧少年。

最美年华是少年。愿岁月无恙,美梦成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闻推荐

富乐实小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

本报讯(郭玉宝杨力)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不断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能力。5月11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