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农村结婚“标配”之变

各界导报 2020-05-18 00:50 大字

老式结婚家具回过头想一想,自己已是知天命的人了,从父母那一辈到我们这一代,再到我们的下一辈人,七十年弹指一挥间,百姓的生活真是日新月异,结婚家具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马小江

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在渭北平原的一个村子,家里兄姐弟共五个,父母都是农民。

记得小时候,家里只有一对黑色的木箱子、一个老式板柜和一把用木头做成的圈椅,这些都是父母结婚时,爷爷给置办的家具。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哥结婚,由于他是家里的长子,一向好强的父亲倾其所有,精心为大哥置办了一套结婚家具。按照当时乡下年轻人结婚家具的“标准”,一对木箱子、一个板柜、一张三兜桌子、两把椅子和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前几样家具都是请木匠师傅上门做的,材料是自家的,花了多半个月时间。

父亲一辈子勤快,总喜欢在自家门前屋后栽树,早年栽下的不少树木,到大哥结婚时就派上了用场。给大哥就地取材做成的这几样实木家具,既结实耐用、经济实惠,又不失体面。再请匠人将家具刷成当时流行的颜色,大哥在同龄人中赢足了面子。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二哥结婚时,又开始兴起了大立柜和写字台。父亲多给他添置了一对单人沙发,木箱子照旧是必不可少的。这次,父亲还是请木匠上门来做。大立柜做好后,中间的那扇门外,还镶上了一块半人高的玻璃,当作穿衣镜。父亲又让匠人给立柜刷成了奶油色的面漆,看起来十分洋气。二嫂过门前来看了,顿时喜欢得不行。家具上再零七杂八地摆上新买的收音机、钟表等,在当时一点也不落伍。那年头,农村结婚还兴买“飞鸽”自行车,我家也不例外,总算把二嫂高高兴兴地娶进了门。

我大学毕业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结的婚,那时新婚家具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彩电、洗衣机、茶几、沙发、组合家具、燃气灶具、席梦思床等已成为“标配”。在单位里,一个小小的婚房,被家具塞得满满当当。每当我工作之余坐在房里,看着这些新式家具,回想起大哥、二哥结婚时的情形,内心不禁感慨万分。

2011年,到弟弟在村里结婚时,比我又多了摩托车等新“标配”。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一个同事儿子的婚礼。宴席开始前,我到孩子婚房里转了一圈,同样是农村家庭,除过最基本的婚床、衣柜和沙发外,智能家电应有尽有。回过头想一想,自己已是知天命的人了,从父母那一辈到我们这一代,再到我们的下一辈人,七十年弹指一挥间,百姓的生活真是日新月异,结婚家具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新闻推荐

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范围 明确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 提高亲子关系相关诉讼门槛……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这些新增要早知道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个人婚姻家庭关系的和睦与否,与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从注重“家风”建设,到加大权益保护力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