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公筷”应成为“用餐新风尚”

甘肃工人报 2020-05-13 09:03 大字

贾立君

日前,某机构推出“分餐制VS合餐制”问卷调查,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尽管调查尚在进行、结果有待分析,但已折射人们对餐饮卫生的关切。

不少人认为,“非典”之后,一些地方餐饮行业曾兴起的“分餐”“公筷”昙花一现,主因是人们不习惯,或觉得其乐融融的聚餐场面“公筷”横亘其中显得有些“生分”,不如“私筷”方便、“不见外”。

其实,传统习惯和观念我们可以试着去改变,特别是使用“公筷”夹菜简单易行,应当能够尽快普遍实施。各地之所以倡导使用“公筷”,也是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在向社会“吹哨”。因为,这次疫情再次敲响了卫生安全的警钟——像新冠肺炎一样凶险的“人传人”病毒,呼吸道传播是其“大通道”;不少家族确诊病例,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外,恐怕“私筷”共夹一盘菜也是主要“祸根”。

现代科技表明,筷子细小凹槽里藏有许多细菌,会引发痢疾、肠胃炎等疾病,用餐前需彻底消毒;而“私筷”可能会将病毒交换给他人,家庭式常见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碗筷就有极大的“嫌疑”;若与甲肝、戊肝、手足口病、伤寒、肝癌患者混用餐具,病毒也可能通过唾液传染健康人。

而在生活中,“私筷乱夹菜”现象司空见惯:如今,多数饭店客人无特别要求时一般不放“公筷”,有的饭店给聚餐客桌配备的“公筷”也经常被“闲置”。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爱吃的菜“挑肥拣瘦”翻个不停,甚至有人习惯性把所有菜夹起来放下去地反复“猫戏”。假如有此嗜好的人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筷头便会在大快朵颐之时,让同桌就餐的所有人成为“密切接触者”。

有人认为,我国饮食文化深厚,一些传统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对此,大家也应注意到:文化在不断发展,文明一直在进步。

“民以食为天”。餐饮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使用的筷子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且是餐桌上的“顶梁柱”。先秦时称“梜”、汉代名“箸”、明代改叫“筷”的这一中国餐具,蕴含着太多的文化与讲究,其材质从树枝、竹棍,逐渐到金、银、玉、象牙等,承载着人们共同分享食物、相互夹送菜肴的和谐礼仪与亲情。

从筷子的历史可以看出,它是“卫生”的产物,是餐饮文明进步的标志。实际上,“公筷”的传统也很悠久,王羲之《兰亭集序》描绘的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流觞曲水”,就是各用杯箸;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是“分餐制”。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死守”一种规矩呢?

“使用公筷”,是个严肃的问题。疫情过后,亲朋好友、单位同事、接待客人、红白宴席等聚餐场面定会接踵而来。有关部门可要求餐饮行业为聚餐桌上配备“公筷”,人们夹菜时,每个人都要主动使用“公筷”,防止“病从口入”,也防“病由筷传”。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便会培养出更加文明的“新积习”。当每个人都能自觉成为餐桌文明的践行者,“公筷”也就会成为一种新风尚。(摘自《经济参考报》)

新闻推荐

教育部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高校教室内上课还要戴口罩

据《光明日报》报道教育部12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系统开学复课、校园疫情防控情况。在校不戴口罩须满足三个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