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当心被坑!街头微信扫码送礼品套路深

白银晚报 2020-05-08 09:03 大字

本报讯 (记者乔斌)近期,记者在市区公园路街头发现,一个理财软件客户端的地摊活动以扫二维码免费送礼品为噱头吸引人。不过,记者探访发现,“免费”礼品没那么好拿,需要输入身份证等个人“私密信息”。对此,相关的专业律师提醒,这种活动参与者还是要警惕“泄密”,因为一不小心你可能成为促销电话的“热门客户”甚至是诈骗行为的受害者。

拿礼品需要扫二维码

记者日前在现场探访时看到,一张简易的桌子上放着不同种类的礼品,包括颜色各异、外观时尚的保温杯子和各种娃娃等。而在桌子旁边竖着一张巨大的海报,用红色写着显眼的“免费送礼品”,来来往往的路人无一不被“免费”字眼所吸引,尤其是在“礼品”的诱惑下,小女生们纷纷驻足参与。不过,记者尝试参与下来却发现,要想免费领礼品,实际上没那么简单。原来,这个所谓的“扫二维码”并非简单地扫个二维码然后关注某个微信公众号即可。而是在扫二维码后要安装APP客户端软件,然后还要进行用户注册。

在注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以操作繁杂为由帮路人进行所有的操作,其中首先需要填入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证、手机号码等,还要进行脸部确认,输入的信息都极为“隐私”。此外,还要进行微信支付验证,想要继续参与并领取到礼物,就需要参与者再输入微信支付密码等。

当记者询问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时,工作人员只是不断强调:“这是一个正规APP,不会发生信息泄露事件。”经过约半个小时操作,记者总算是领到一件礼品。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除了记者,扫二维码参与的人不少,而且大多数扫二维码的路人完全是冲着赠送的保温杯去的,在扫二维码之前甚至连安装的是什么APP也不了解。有的不仅自己参与,还将亲戚朋友喊来一起扫,显然大家对可能的隐私“泄密”并没有太在意。

手机扫二维码存在多种风险

对此,记者采访了本报法律顾问朱爱军律师。朱律师说,手机扫二维码存在多种风险,比如二维码背后可能是一条手机木马病毒的下载网址,或者是恶意APP的下载链接,如今这样的案例很多,网络诈骗的案件应该给大家敲响警钟,有时候“天上掉馅饼”的事还真要掂量掂量。“二维码的背后还可能是钓鱼网址,扫二维码后在网页上输入账号密码会被记录,然后资金可能被盗刷。”

新闻推荐

发生火灾时应注意的事项

发生火灾时应有效地组织灭火,正确使用灭火方法。发现起火时应先判明起火的部位,燃烧的物质,将情况迅速报警。在报警的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