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乐是读书
苗怀明
闲居时与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不如打开书卷,利用这个时间充充电,哪怕仅仅是消磨时光也好。其实这个想法并不新鲜,一千多年前就有人想到了,这个人就是曹丕。
曹丕的这个念头是在一次瘟疫肆行时产生的。在《三国志》注所引《魏书》中收录了曹丕写给王朗的一封书信: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凋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
据《魏书》记载,曹丕此时“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这里所说的“疫疠数起”指的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那场大瘟疫,当时许多文士因此丧命,建安七子中的徐干、刘桢、陈琳、应玚、王粲在这场瘟疫中丧命,加上此前已去世的孔融、阮瑀,建安七子在这一年全部退出历史舞台,由此不难想见当时疫情严重的程度。
这篇书信篇幅不长,但内涵相当丰富,给人印象深刻,作者面对死亡的那份从容和淡定让人感动。当时瘟疫盛行,不少人为此丧命,有不少人是作者的朋友,此时他还能沉下心来著书立说,谈文论道,乐此不疲,这本身就是一种境界。
身为帝王,曹丕看重的不是权力和财富,而是著书立说,以此追求不朽,在其《典论·论文》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比起那些将心思用在修仙成道以求长生的帝王来说,曹丕的境界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在追求不朽,到底何为不朽,如何才能做到不朽,曹丕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话虽不多,但耐人深思。
无论是防疫期间还是平时家居,读书最好是找个没人的地方。笔者很喜欢黄图珌在《看山阁闲笔》里说的这段话: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贤对语,天壤间第一快乐事也。然亦有时有处,有情有景,不可不知也。
夫明月当轩,清风拂户,有其时也。山静日长,云深径僻,有其处也。鹤和松间,蛩吟砌畔,有其情也。花笑阑前,鸟啼林外,有其景也。
至若有时有处,有情有景,而后开卷诵读,其快乐又何可胜言哉。
读书是一件苦事,需要勤奋、专心,持之以恒,才能有收获。但这不是读书的全部,否则就没那么多人愿意拿起书本了,这里所讲的是读书的另一面,那就是享受快乐。文章不长,但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文章开宗明义,读书是与历代圣贤的跨时空对话,这是一件天下最为快乐的事情。既然是“天壤间第一快乐事”,那就需要一定的条件。作者将其概括为“有时有处,有情有景”。时是时间,最好是明月当空、清风吹拂的夜晚;处是地点,最好是在山间林里,云深路僻、少有人踪的地方;情是情景,最好是鹤鸣松间,虫吟台畔;景是景象,最好是花开栏前,鸟鸣林外。
如此良辰美景,正适合读书,身处此时此处,此情此景,“开卷诵读”,其中的快乐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当然,要找到这样完美读书的条件并非易事,关键在于心态。读书也许可以让内心平静下来,至于读书的环境,正所谓心远地自偏,就把自己的住宅想成草庐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卢越)4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