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观点收视率造假早该治
麻辣观点 □张漫子
我国广电节目收视率调查始于上世纪80年代,数十年来,收视率造假现象一直屡禁不绝,甚至成为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
“买卖收视率”的过程,甚至被描述为一出“谍战大片”:电话联系、不轻易露面、现金交易……“不买就不给播,买了也不确保收视第一”。
知情人士透露,在风头最劲的年景,收视率造假的年产业规模在数十亿元,平均每个节目的造假成本高达3000万元至4000万元。《娘道》导演郭靖宇曾揭露,购买收视率的价格高达90万一集。这一金额相较于2012年的价格已经上涨超过100倍。
与任何造假行为一样,收视率造假之风愈演愈烈。在造假成本水涨船高的同时,影视播放数据也在接连创造“点击量上百亿”的奇迹。收视率由“系统内部的自我反馈机制”,异化为“相关方攫取利益的工具”。
尽管十余年来,行业内外不乏对收视率造假乱象的曝光和痛斥,但“造假黑产”依旧坚固不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收视率作为“行业硬通货”用于电视台、广告商、制作方等各方之间的利益交换机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影视圈的“链条腐败”呈现根深蒂固之势——只要收视率漂亮,广告商就乐于买账,电视台和资源方也因此获利,宣传方有了业绩保证,演员也得到了收视率的肯定。
长远来看,收视率造假的危害显而易见。一旦整个产业链被潜规则渗透,会导致全行业的急功近利,迷恋暗箱操作,过分依赖数据堆砌的虚假繁荣。另一方面,在广告主对高收视率的要求下,电视台要求制作方购买收视率,制作方不得不提高单集售价,电视台则只好再提高广告报价……形成恶性循环。
凡此种种,在让观众受惑、产业链受累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美价值匮乏等问题,已伤及影视行业的肌理。
为整治收视率长期注水的顽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去年起打出组合拳,出台多条举措,释放出重磅信号:“数据依赖”得治,造假之风当休矣。
数字造假注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数字的运用终究是为人服务,而不应当是人被数字牵着鼻子走。倘若数字不真实、评价不公允,则竞争无意义,所谓行业繁荣也只是昙花一现。
据《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金龙)4月16日上午,西咸新区举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两年来的阶段性成效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