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就在 “路”上
几次在“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遭遇“筚路蓝缕”,都败下阵来,知道又是自己想当然地望文生义惹的祸。正合计着要查查这个“筚路蓝缕”,可巧在网上又看到一篇文章:《别再弄错了:“筚路蓝缕”中的“路”,其实不是路》。原来“坑”就在这个“路”上。
翻开手边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73页这么解释:《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苦。也作荜路蓝缕。
“筚路”是柴车,那么“筚”就是柴,“路”呢,就是车?《新华字典》上“路”有8种解释,却没有一种能跟“车”扯上半毛钱的关系。那个今日头条旁征博引“《说文》称:‘路,道也。’《尔雅》称:‘路,途也。’”道也好,途也罢,都是供人行走的,跟“车”还是没干系啊。《周礼·地官》“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后面有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这里似乎,道、路、途,三者似乎跟车扯上点关系了。“百度汉语”中关于“路”的“详细释义”里,有一条说“路”通“辂”。车 。然后举三例: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好家伙,原来“路”通假字,同“辂”。而这个“辂”新华字典上两种意思都与“车”脱不了干系了:1,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2,古代的一种大车。如此说来“筚路蓝缕”就不令人费解了。
《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弥棘矢以共王事。”先王熊绎住在边远的荆山,乘柴车,穿破衣,住在杂草丛中,跋山涉水,侍奉天子,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进贡天子。
楚王熊绎在中原受到欺凌,就是靠着这种筚路蓝缕不怕艰苦的精神,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成功的,成了江汉一带的霸主。
如今虽无需争霸,但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还是值得传承。于是乎诸如“筚路蓝缕二十载,建设北疆再出发”“筚路蓝缕七十载献身绿色,励精图治新时代再创辉煌”“筚路蓝缕少年时”尽显中华儿女多奇志了。
网上看到一个短片,题目就是“筚路蓝缕少年时”,讲两姐妹开了个“猫咖”,取名“风入松”。姐妹俩都爱猫咪,姐姐又爱诗词,两人创业开猫咖,以词牌名起的名字,还要开成全国连锁店。把自己的喜爱做成事业,算不算得“筚路蓝缕”呢?看片中豪华厅室、猫咪吃食,都不见“筚路蓝缕”的品相,内里的精神也许相承。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有一些字、词、句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所表达的意思已经与最初的含义不完全一致,甚至是相左的,就像“衣冠禽兽”。还有一些词语,则长期被世人误解误用,很有必要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貌。基于此,本版特开设“字斟句酌”栏目,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注明“字斟句酌”栏目,投稿信箱:whrbzfkb@163.com。
方根秀
新闻推荐
小轿车旋转着冲上绿化带 事发南环路莲花立交桥桥头路段 被水泥罐车剐碰失控所致
冲上绿化带的小轿车记者李书厚晚报讯昨天下午,在南环路莲花立交桥桥头路段发生惊险一幕:一辆小轿车在与一辆水泥罐车剐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