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建设银行来宾分行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疫情防控期间这五种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来宾日报 2020-03-13 08:30 大字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成为疫情防控中极不和谐的“音符”。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牢记以下五种常见的以疫情名义实施的网络诈骗以及防范方法,谨防上当受骗。

骗局一:虚假售卖疫情防护用品

不法分子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虚假信息,声称自己囤有或可代购医用口罩、护目镜、酒精、消毒水等防护用品,收取钱款后将微信好友拉黑,直接消失。

防范:特殊时期,购买防护用品前应慎重辨别,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购买,不要相信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发布的广告信息,不要轻易转账汇款,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骗局二:推销新冠肺炎“特效药”

不法分子以防治病毒为幌子,推广所谓的抗病毒“特效药”,诱导消费者购买,骗取钱财。

防范:疫情期间,应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防疫信息,对所谓的“特效药”要提高警惕,切勿跟风购买,如身体出现不适应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就诊。

骗局三:伪冒公益慈善机构募捐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冒用红十字会或医院等名义,向消费者发送防控新冠肺炎“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大家的同情心理实施诈骗。

防范:切勿轻易相信个人或假冒官方机构发起的募捐活动,不向陌生人账户捐款,爱心捐款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以防被“骗捐”。

骗局四:以票务退改签为由实施欺诈

不法分子向消费者发送机票、车票、酒店等退订信息,以退款为由诱导消费者提供银行卡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盗取银行卡资金。

防范:疫情期间,铁路、航空及旅游相关机构已发布了退改签办法,均可通过官方渠道咨询了解。收到退改签相关信息或电话时,应谨慎识别,不盲目点击可疑网站链接,不向陌生人转账,切勿将自己的银行卡号、支付账户及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告诉陌生人。

骗局五:以提前缴纳学费为由实施欺诈

不法分子潜入学校班级的微信群,对照班主任信息将自己的头像和昵称进行修改,并逐个联系家长,谎称“延迟开学需要提前缴纳费用”,骗取钱财后随即失去联系。

防范:家长在收到学校要求缴费相关的信息时,建议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校方及老师进行核实,未核实前不要轻易转账汇款。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一年一度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防疫、抗疫仍是当前的重要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管理能力,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与维护自身健康安全同样重要。在此,中国建设银行来宾分行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防诈骗,疫情期间不放松;擦亮双眼辨真伪,防范措施记心中。

新闻推荐

应急管理部:全国已开展隔离场所隐患排查,坚决避免事故和疫情叠加

记者|刘世龙(实习生)编辑|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3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