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打卡”不可取 □朱四倍
为了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继教育部之后,不少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发声,要求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这似乎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放心不少。
事实上,“打卡”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上升到需要纠偏的程度,恐怕也是难言之痛。据报道,在一些中小学,每天早上“打卡”,中午“打卡”,晚上还要“打卡”,如果“打卡”次数不够、提交作业不及时,开学后还要被处分。此外,一些大学也不遑多让,大学生也加入到“打卡”大军的行列,不仅要健康“打卡”、学习“打卡”,有些还发展到了情绪、心理波动也要“打卡”的地步。一些报道则显示,“打卡”愈演愈烈的背后或许夹杂着利益的成分。
“打卡”作为一种督促检查手段是有必要的,但以“打卡”次数和准时与否作为标准来衡量学习好坏和身体健康,结果恐怕会南辕北辙。从本质上说,“打卡”的过度使用是追求痕迹主义的表现。痕迹主义是一种片面注重痕迹而不顾效果的工作方式,凡事求痕、单纯看痕,家长和学生能不累吗?
进一步说,推崇“打卡”的背后是没有考量到现实需求和学生诉求,有推卸责任的嫌疑。非常时期有非常办法,这不难理解,但不应该以“打卡”论成效,以“打卡”论得失。当学校和教师通过这种“打卡”的方式向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我在场”时,就是在以“打卡”的痕迹而非学习的效果和育人的实践来代替教学的呈现。当遇到问责时,“打卡”反倒成为避责的最好借口。更要命的是,背后隐藏的逻辑是“打卡”就是学习,就是完成了任务。这是把“打卡”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
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过度“打卡”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着作秀和表演的嫌疑,在实际中容易引起师生的反感,从而导致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
“打卡”是手段,不是目的,“打卡”的不恰当运用混淆了手段和目的二者的关系。常识告诉我们,痕迹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并非最终目的,倡导留痕是检验工作的一种形式但并非唯一形式,更不是工作实效的检验标准。力戒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打卡”,才能还师生静心安心舒心的学习环境。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夏明勤)昨日记者从作家出版社获悉,2019年10月,贾平凹完成了第十七部长篇小说暨第二部都市题材小说《暂坐》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