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因为疫情失去亲人时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应对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防疫抗疫20问》 王建平 主编 978-7-300-27941-1 2020年2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疫情当前,我们每一天都会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到各种消息,这些消息中有些让我们看见希望,但更多的令我们感到沮丧。随着发布的新冠肺炎相关数据的不断攀升,我们变得担心、焦虑甚至是感到无望。更让人感到难过的是,听见“死亡”二字。虽然目前的数据告诉我们,这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我们也清楚地知道,稍不留神,这场灾难的主角就可能是你,是我,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在这一场战役中,你我都不是旁观者。
当灾难降临到我们身边时,当朋友因为疫情失去所爱之人时,他们可能不只经历了失去亲人的悲伤,还经历了由于情况特殊不能与逝去的亲人好好告别的撕心裂肺之痛,经历了自己被感染后恢复健康的艰难历程,经历了灾难性事件带来的种种创伤体验,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不带期待地耐心陪伴丧亲者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承担“陪伴者”这一角色。尽管我们都是出于好意,但不适当的“陪伴”很有可能会加重对方的负担。对于他们来说,最需要的不是能够起到指引作用的领路人,也并非在其身后的默默跟随者,而是能够在哀伤之途中常伴左右的同行人。
在此之前,也请务必做好心理准备——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你的陪伴不一定起到你所预期的作用。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一种假设:努力理应得到回报。显然,你如果抱持着这样的想法来陪伴丧亲者,就很容易被现实打击,甚至感到沮丧与愤怒——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对方应有的反馈。请尽快抛弃这样的想法,每个人的哀伤都各不相同,我们无法用“常理”去想象他所经历的这一切对他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你的陪伴,一定能够让他感受到支持的力量。
二、用具体行动支持丧亲者
以下内容是根据我们的经验、相关书籍与文献资料、公益网站的文章所整理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示。
1. 真诚的支持与陪伴至关重要。
在与丧亲者接触时,我们常常会说“放心吧,很快就会好的”“打起精神来”“你会克服的”这类话,事实上,对于丧亲者而言,这一类安慰十分苍白无力, 暗含着“你的伤痛与哀伤是不适宜的,你得尽快调整过来”“你必须为你的哀伤设定一个期限”等含义,并且还会让他们感到你其实无力去承载或不愿意进一步去倾听他们表达伤痛。
尽管这次疫情是你我共同经历的,但是丧亲者承受的要远远更多,不要轻易地说出“我理解你的感受”之类的话,坦率地承认“我也不知道该对你说些什么,但是我愿意陪着你。你如果有任何想要说的,可以跟我聊一聊,不想说的话也没有关系”。多倾听,多陪伴,有时候一个真诚的拥抱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支持的力量。
2. 请勿对他们的生活指手画脚。
在有些时候,特别是很长一段时间过后,对方的生活状况在你看来仍旧“十分糟糕”,请务必不要提出过多的“指导性意见”。例如,“你已经沉溺哀伤之中了,你应该出去走一走”“你必须多与别人交往”“你得收拾屋子,这样才能够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请尽量少用或者不使用类似“应该”“必须”等带有强烈指示性的词语,不要告诉任何人“应该做些什么”。如果一定要提建议的话,多使用“你可能需要……”“或许你会想要……”“我觉得我们可以……你认为呢?” 这一类开放式的说法,给他们可以纠正的空间,让他们知道, 他们可以选择任何让自己感到舒适的方式去度过这段时间。
3. 接纳对方哀伤的表达。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哀伤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哀伤时间线”,并且哀伤本身会受到不同文化、环境、个人经历的影响,可包含多重情绪。在表达你的关心与共情时,用“虽然我不能完全了解你的感受,但是我好像感觉得到你觉得……(对方的感受),因为……(对方的过往经历、想法、行为),是这样的吗?” 这样的语句会更合适。在朋友向你倾诉的过程中,他们也许会责怪他人或责怪自己,表露出一些愤怒的情绪,此时你要做的是陪在他们身边倾听情绪的表达, 不要尝试说服或暗示他的想法是消极的、错误的,这会削弱他们倾诉的意愿,他们会感到非常不安甚至拒绝再与你交流。
4. 帮忙处理一些具体的事务。对于一些刚刚失去所爱的人来说,悲痛会削弱他们的判断力,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够帮忙处理一些具体事务,如帮忙接听电话、安排后事、照料宠物、收拾家务、缴纳水电费等等,则会起到非常大的支持作用。
5. 不要期待对方主动求助。有时候,我们会说:“你如果有什么需要,就给我打电话。”但对于沉溺于哀伤之中的人们来说,即便是拨出电话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会让他们觉得困难,并且他们也会担心你是否“真的”想要接到他们的电话,是否“真的”愿意提供帮助。显然,对于一部分处于这个阶段的丧亲者来说,这并非易事。他们需要你的帮助,但可能并不愿意主动开口求助。因此,你如果真的想要提供帮助,则可以主动联系对方,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6. 不要害怕说出逝者的名字。有些时候,为了避免唤起痛苦的回忆,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避免去谈及逝者或说出逝者的名字,甚至在不小心提及的时候,还会说一句抱歉:“啊,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提到这个的。”每一个“抱歉”之后,都似乎有一句回复叫“没关系”。但这显然并不是一件“没有关系的事情”。你的这种反应会强化丧亲者“回避的行为”,事实上,对于丧亲者而言, 他们需要机会向他人谈起离去的亲人,你的回避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你并不想听到这些事情”,或是他们“不应该经常去谈论这些事情”。
7. 了解丧亲者进一步求助的信号。在哀伤的早期阶段可能会出现以下迹象:
●? 产生自杀的念头及行为。
●? 难以控制地哭泣。
●? 觉得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了意义。
●? 认为自己不可以出现“快乐”等积极情绪。
●? 产生无望及无助的感觉。
●? 不能集中注意力。
●? 存在严重的食欲及睡眠问题。
●? 对烟酒上瘾或是依赖药物。
●? 拒绝社交。
●? 产生原因不明的躯体疼痛。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朋友的这种迹象越发严重,请警惕,及时给予他们支持并在必要时向有经验的治疗师求助。
(编写:唐任之慧? 邹欣妍)
新闻推荐
新华社重庆2月20日电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提醒,近日经监控发现,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非接触式复工、居家隔离等情景,实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