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乡村“春晚”

甘肃农民报 2020-01-21 01:33 大字

曹春雷

老家村子办春晚,有年头了。2000年,村里一位在省城文艺单位工作的乡亲,年前回家,带回来一个文艺队,在腊月二十九那天晚上,为村里人送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自那开始,村里腊月二十九办春晚的习惯便年年沿袭下来。

后来的春晚,组织者、演员,全都是村里人。舞台在村中大槐树底下的那个老戏台上。天冷,就用塑料纸搭起一个大棚来,安上幕布,拉上灯光,装上音响,舞台便建成了。

别看村子小,文艺人才还真不少。奎山大爷的二胡拉得特别好,最拿手的是《花好月圆》,大家听了都眉开眼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有一年,贵叔演奏了一曲打击乐。他原先在县城的文工团待过,有些艺术功底。他采用的乐器很特别,是水桶、水壶、铁锅、铁锨等一些家用器具。别说,这些农家器具在贵叔的手底下,竟能奏出别样的风味来。

更多的节目来自回乡的大学生们,他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有弹吉他的,有吹口琴的,有拉小提琴的,还有跳街舞的。当这些年轻人出场时,获得的掌声最多。掌声、欢呼声,往往会把大槐树上栖着的喜鹊都惊飞。

唱歌的节目最多,那一年,在北京读研究生的二仓唱了一首《妈妈的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二仓妈在人群里听着,笑着,眼角却涌出了泪花。去年大卫唱了一首《时间去哪儿了》,台下的妈妈们都流了泪,父亲们也红了眼圈。

大娘婶子们也有节目,跳广场舞,跳着闹着,嘻嘻哈哈,将喜庆的气氛推向了沸点,欢笑声回荡在山村里。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晚上村里人吃着年夜饭,看央视的春晚,然后与村子自己的春晚比较,总会有人自豪地说,咱村的春晚比起央视来,也不赖。

如今,年关已近,村里在外的人从四面八方,像一尾尾鱼一样,纷纷游回那个温暖的港湾。俺村的春晚又要举办了,会有哪些精彩的节目呢?我期待着。(摘自《北京日报》)

新闻推荐

警方支招守护好你的“钱袋子”

如今,电信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层出不穷,令不少群众上当受骗损失惨重。根据以往经验,每年岁末年初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为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