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当代知识女性的缩影 读阿袁《师母》 □刘学正

来宾日报 2020-01-20 08:42 大字

作者:阿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师母》发表于《小说月报》原创版,并获十七届百花奖。本小说以三个“师母”为叙事主角,庄瑾瑜——中文系主任胡丰登的爱人胡师母,鄢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孟一桴的爱人孟师母,朱周——外国文学教研室沈岱宗副教授的爱人沈师母。同时刻画了小北、“沁园春”等一系列师母群像,通过她们来抽丝剥茧,描写当下高校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

小说用近乎黑色幽默的喜剧形式,呈现了当下高校的学术生态和学术人格,以及某些教师捉襟见肘的婚姻情感生活。

近段时间,因一篇笔调热情洋溢的论文被揭露,“师母”一词从幕后走向台前,骤然成为网络热词。姑且不论学术期刊能否刊发“导师崇高、师娘优美”的论文,倒是唤起了人们对高校女性知识分子的好奇,她们的婚姻感情生活是什么样呢?作家阿袁在其长篇小说《师母》中刻画了一系列的师母群像,用明快幽默的笔触,抽丝剥茧,层层解析,细腻地展现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特质。

阿袁把小说背景设定在一个“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波汹涌”的大学校园,以庄瑾瑜、鄢红等数位师母为叙事主角,讲述了知识女性的多重境遇和命途波折。用阿袁的话说,“这些优秀的女性犹如百褶裙,一褶之后,又是一褶。面上是一种颜色,暗里又一种颜色。明里暗里的东西,不一样。有些复杂的百褶裙,里面还会描红帖绿镶花绣朵。于是一移一动之间、一摇一摆之间,那乍一现的姹紫嫣红让人惊艳。”

小说中,与丈夫门下的女弟子斗智斗勇,似乎成了师母生活中的一部分。陈师母会把女弟子送来的鲜花当作垃圾扔掉,但对于她们送的零食点心照单全收;徐师母则被冠以“沁园春”的名号,因为她对女弟子永远“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男弟子却“宛若春花”;手段更胜一筹的闵师母奉行“坚壁清野”战略,闵教授门下没有一个女弟子,成为闻名院系的“灭绝师太”。

与其他师母不同,本身就是教授的庄瑾瑜做派大气,她对丈夫胡丰登门下的女弟子吕小黛很好,经常给这个最漂亮的女弟子带玫瑰花茶。在外人眼里,庄瑾瑜不止胸襟宽广,其与丈夫的“琴瑟和鸣”也到了坚贞不渝的地步,不畏惧任何外来威胁。可事实上,庄瑾瑜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她一味地忍让、妥协,换来的却是丈夫一次次的离谱行为。当庄瑾瑜得知胡丰登甘愿冒着前途风险,费尽心思将吕小黛留在身边后,她终于狠下心来,选择玉石俱焚。

从旁听生到孟师母,这是鄢红苦心经营的结果,她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孟教授始终认为她是自己辛苦追到手的。早年间,鄢红为实现大学梦,不惜与考取大学的同乡陈良生私奔。岂料,陈良生“吃着碗里的,看着盆里的”,竟与同班的一名女生搞暧昧。鄢红一气之下中断了大学梦,到附近的小书店打工,偶遇常来买书的孟教授。由于没有大学文凭,鄢红总觉得比别的师母矮半截,在高校生活圈中引发了一段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师母》的故事主线虽局限在大学校园,但阿袁的写作并不封闭,小说中既有文艺与生活,也有小镇与市井。阿袁的文字有一种特殊的书卷气,笔锋辛辣、讥诮却又不失温情,以近乎黑色幽默的形式,呈现出一桩桩别具意味的婚姻情感生活。她把情节设计得非常巧妙,将理想主义暗影里的世俗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由此塑造了一组鲜明的当代知识女性形象。

师母,绝非只是“师傅”的附属品,她们是有血有肉,有独立思想和风采的个人。阿袁在回答为什么要写“师母”时说,她会在学生面前吟唱《致橡树》和《天仙配》,会挽着丈夫的胳膊在宿舍区里施施然地溜达,她永远把自己打扮美丽,又对女学生照顾有加。然而,你就是好奇,在无人时刻,她“卸妆”后的容颜。

新闻推荐

提升春运服务质量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本报讯(记者王梓菡)2020年春运已正式开启,为切实做好春运工作,19日,副市长伍荣华带领市公安局、交通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