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在智能“镜像”中反思文学创作 ■ 韩小乔

安徽日报 2020-01-10 06:48 大字

近日举行的第二届语言智能与社会发展论坛发布了《推进智能写作健康发展宣言》。专家们呼吁,智能写作在发展中应当以人为本,永不寻求替代或削弱人类的语言使用能力,始终保持其工具性定位,并应不断提高其自身透明性、可解释性、可预测性,尊重人类语言作品的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仿佛是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日益改变着社会行业发展趋势和格局。写稿、做诗、写小说、发评论……人工智能渗透到语言领域之后,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通过严格执行人类输入程序中的代码及要求,精准抓取数据,使文本采集精准化;短时间内完成信息阅读、收集、加工、核实等,节省了校对、编辑、排版时间,使文本加工高效化;通过对人群画像的描绘,对内容进行分类筛选,实现信息精准投放,使文本定制个性化。

但同时,智能写作也带来不少现实问题,有作者身份、作品知识产权、内容真实性以及内容造假等认知层面的挑战,也有文学创作缺乏亮点、无法呈现丰富情感、缺少思想深度等审美价值的挑战。如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去了玻璃窗》中,收录的139首诗歌是从数万首文本中挑出来的,但太阳、墓碑、小鸟、老槐树等意象在诗集中反复出现,这说明人工智能虽然拥有调取海量数据库和较为理性客观的事实描述能力,但难以实现对文本深度的有效挖掘、难以彰显个人意识和诗性灵魂,导致文学“同质化”现象严重。

事实上,人工智能写作是人类写作的“镜像”。智能写作离不开人类思维的渗透,机器人终究无法像人类一样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无法完全取代人类进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探讨人工智能写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在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写作”“我们应该如何写作”。智能写作呈现出的缺乏创新创造性和艺术美感,某种程度上源于当下一些文学创作的简单、机械、模式化。复杂的现实世界、独特的个体特质、多变的社会面相,以及别具一格的生活细节,没有被创作者重视和发掘;相反,一些文学创作者心态浮躁、求快求量,物质、金钱等成为文学作品难以摆脱的主题,主体价值和精神内核被抽空,抄袭融梗乱象频出,文学的“失语症”依然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些人觉得人工智能写的诗“很戴望舒的”“挺徐志摩的”,可能因为所谓的诗意已经构成我们认知模式中的套路,这意味着当代写作本身的原创性、仪式感和神秘感消失了,变成了“无根的写作”。我们对人工智能写作方式、写作逻辑和现实效果进行理性评估,更应以此为“镜像”对当下文学写作进行深刻反思。

由此而言,智能写作引发的“文学危机”并非危机,而是敲响警钟。人工智能写作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文学必然要经历科技主义的反复冲刷,但我们更应该关注文学价值,尤其是能否保留文学作为人类心智独特维度的美学与伦理价值,这就有必要提升文学写作的现实感、审美感、自信力、独创性、世界性等核心要素。每一个创作者,既要积极思考主体价值,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人文精神探讨,依靠敏锐的思想、有温度的良知、深切的情感保持创作优势,也要看到人工智能写作冲击下创作内容、方法及观念的巨大变化,善于借用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发现新角度,创作出更有深度和影响力的作品。同时,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的智能写作类型展开必要的伦理反思和可行性调试,促进写作创造力和写作责任等基本价值观的落实,使人工智能在人机协同中获得可持续提升的机制和通道,保证语言智能在符合伦理价值的框架内发展。

新闻推荐

远程监控机器人帮助孩子重新回归课堂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些能够播放音视频的联网机器人,正越来越多地帮助呆在家里的生病儿童和老人,让他们与老师、家人和朋友保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