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共享操场实验,开门不是一切

济宁晚报 2019-12-10 22:15 大字

上海市教委、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学校体育场馆应在非教育教学活动时段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学校室外场地设施,如田径场跑道等要先行开放。据悉,在全国体育场地总存量中,学校体育场地面积占比超过了一半,打开大门“共享操场”就成了解决城市居民“去哪儿健身”难题的重要途径。在此之前,全国其他城市已经有了相关尝试。

体育场容不下不文明行为

事实上,一批学校已经尝试对外开放体育场馆,但各类人群在同一场地活动,导致了互相干扰甚至摩擦,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同时,体育场馆的损耗、维护也要学校来买单,因此,不少学校在试点一段时间后,中止了操场开放。

这里,有一个认识应该澄清:学校关闭体育场也是迫不得已,而导致学校出此下策的,恰恰是那些不遵守体育场使用制度的市民。田径场是用来跑步的,遛狗自然是不行的;足球场上踢球当然没问题,但遥控汽车横行,会对人造草皮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一个个坏习惯,积累成学校体育场开放后出现的种种乱象。市民在困惑体育场不再开放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身,自己和同伴是否足够爱护体育场?

仅靠学校力量不够要建立长效机制

对于入场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身份登记,并设立惩罚机制,完善视频监控,防止有些人蓄意破坏运动设施。同时,学校体育场馆要一直免费对外开放,仅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学校本质上是非营利部门,长期承担对外开放体育场馆所增加的经费比较困难,政府需要尽快完善场地开放的细则,寻求好的运作方式,使这项便民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比如处理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满足学校教学需求以及运营成本之间的平衡。(来源:新华网整理:扈宏毅)

新闻推荐

年轻人赚得少,该啃老吗? 快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能啃老但不啃”,不是一种倔强,而是独立的底气。“啃老”也并非丢人,反而还是“隐形”的优势。有人认为如果遇到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