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是最好的“安全带” 薄鲁晖
日前,在闽南理工学院的蚶江校区里,来自石狮市公安局蚶江派出所和刑侦大队的民警们,以“防诈骗”为主题,给在校大学生们送上了一场生动的常识集训。除了常规的举案说法、专题讲座外,民警们还将现实案例还原成场景体验式的互动,让学生们在模拟实操中“被骗一次、警醒一回”,真正认清诈骗的套路陷阱,树立敏锐的防骗意识。此外,民警们还协助学校成立了由学生组成的“防诈骗宣传员”队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近年来,与校园诈骗相关的悲剧屡见不鲜。打着“助学金、校园招聘、校园贷款、代买车票、网购返利”等诸多幌子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很容易上当受骗,在损失财物的同时,更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有些甚至引发了轻生悲剧。如何加强在校学生的防骗常识教育,怎样将常识转化为自我保护的“盾牌”,乃至成为共同打击诈骗犯罪的“武器”,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无隙可钻,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类似石狮的“防诈骗进校园”活动各地都有开展,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要走心。有些地方只是把常识教育停留在形式上,局限于简单地“讲一节课、放一放片子”,显然是不够的。还有些地方推行常识教育缺乏创新,固守着发传单、刷口号、挂横幅的“老三篇”,津津乐道于“发放宣传资料多少册”“讲座开了多少堂”,群众不爱听不爱看,效果不尽如人意。归根结底,这些做法都忽视了受众感受,缺失效果意识,导致常识教育的“脱靶”,很难真正达到走心入脑的作用。
类似的问题不仅是在“防诈骗”领域,在诸如交通安全、应急自救、防火避灾等领域,也同样存在常识普及走过场、不深入、效果差的现象。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时候往往是问题发生之后,才“亡羊补牢”式地进行集中整治,忽视了平日里“未雨绸缪”的安全宣传教育。隐患与风险面前,常识是最好的“安全带”,多点常识就能少些悲剧!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无论是面对诈骗还是意外事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反过来说,每个人也都应该成为平安和谐的守护者。那么我们拿什么来守护呢?常识无疑是最可靠的武器,这当中包括技能常识、法律常识、科学常识、逻辑常识等等。有了常识,我们自然就会对风险隐患有更高的警惕态度和防范意识,有了常识我们也能够在遇到险情时更加从容。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对于基层治理者而言,既要深入群众开展宣传教育,把维护事关生产生活安全的常识讲清楚、说明白;又要深化奖惩机制抓“神经末梢”,激励全民参与监督,形成无缝衔接、运转高效、多元共建的工作闭环,增强社会的整体“免疫力”,努力把风险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
新闻推荐
我们常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却可能不知道孩子有多爱父母…...12月4日,重庆大渡口一对母子在通过斑马线时被小车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