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对“薅羊毛”现象要提早防治

皖北晨刊 2019-12-05 17:26 大字

□毛梓铭

近日,多名在校学生利用“闪电退款”服务规则诈骗网购平台被起诉,引起社会关注。对于这类行为,网上还有个形象的说法叫“薅羊毛”。所谓“羊毛”,就是指各类商家的优惠票券、促销信息和打折活动等。随着网络商品交易的发达,有的人利用某些规则或技术漏洞,违背诚信原则,肆意索取好处,便有了“薅羊毛”的比喻。

就像此次在校学生利用“闪电退款”服务规则诈骗网购平台一案中,犯罪嫌疑人均是通过申请退货骗取平台的退款,但实际上并未将商品退回,而是占为己用或者出售牟利。

虽说市场重契约、讲规则,可法理不外乎人情。要保证约定和规则被公正执行,还得重信誉、讲道德,靠人与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薅羊毛”这样的做法,看起来照章办事,实际上却损人利己。如此对待规则,是只知内容而忘其初衷。于情于理,都不能助长这种风气。当然,占便宜的心理,难免会有。就算是“薅羊毛”,其中大多数也很难说是违法犯罪。之所以要对此重视起来、严加防治,还有一个原因,是其易发、多发于网络,形式新、手段新,易对交易生态造成严重破坏。若置之不理,一个行业的长远发展便后继乏力。

为此,法律法规要加快完善,商家和平台更要做好功课,包括规则、制度的制订,技术、服务的升级。通过整合资源、汇集合力,在营造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上拿出积极作为。

新闻推荐

《中小学生欺凌防控指导手册》编写完成 近期将在上海投用

央视新闻12月5日消息,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和上海市教委联合编写的《中小学生欺凌防控指导手册》已经完成,昨天(12月4日)在上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