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男子逗鹦鹉险丧命 原是感染“鹦鹉热”,经治疗已康复出院
记者 韦安
近日,在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64岁的张伯住院治疗25天后,顺利康复出院。他怎么也没想到,平素身体还算硬朗的自己因逗弄友人家的鹦鹉学舌说话,竟到鬼门关前遛了一圈,险些丧命——
致病元凶是鹦鹉
今年64岁的张伯有高血压病史,近日他突然感到头部持续性疼痛且肢体乏力,因症状与高血压相似,便来到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住院治疗。谁知,住院当天中午,他便开始抽搐,出现癫痫发作的症状。
其家人表示,数年前张伯曾因车祸导致头部外伤,遗留有肢体抽搐等后遗症,长期口服药物控制。见此,医生马上将其转入神经内科治疗。然而,经过加强抗癫痫及改善循环等治疗后,张伯依然头痛难忍,一度高烧至40.5℃,检查结果提示肺炎。
虽然管床医师对其加强抗感染治疗,但张伯仍持续高热且癫痫反复发作,一度呼吸衰竭,生命体征不平稳。此后,医生将其转至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考虑到张伯起病急,医生结合患者病史并仔细查体及查阅病历资料后作出初步诊断,考虑患者病毒或非典型病原菌感染可能性大,于是马上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同时完善病原体宏基因检测。果不其然,很快医生就在张伯的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到了高丰度的鹦鹉热衣原体核酸序列,导致他重症肺炎的元凶正是一种名为“鹦鹉热衣原体”的微生物。也就是说,张伯感染了“鹦鹉热”。
“鹦鹉?我老伴的病居然是一只鸟惹的祸?”因张伯家没有养鸟,其老伴十分不解。后来慢慢回忆才想起,张伯虽然没有养鸟的爱好,但起病前几日曾到饲养鹦鹉的朋友家拜访,因觉得鹦鹉色泽艳丽、聪明伶俐,便逗它学起舌来,谁知竟招来大祸。
找到病因,接下来就是对症治疗。很快,张伯的病情逐渐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市民养鸟要注意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一种被称为‘衣原体’的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主要在鸟类动物中流行,但可以感染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栋伟表示,因最初发现该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生活中“鹦鹉热”较为少见,虽然科室以往也接诊过类似症状的患者,但因当时缺乏病原学依据无法确诊。随着医学检测手段不断进步,这是第一次真正确诊。
据介绍,“鹦鹉热”的传染源除了鹦鹉,还有鸽子、金丝雀等鸟类,甚至鸡、鸭等家禽。当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下时,接触带有病原体或生病的鹦鹉和其他鸟类或家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羽毛及尘埃、宰杀病禽等就可能被感染。患病后,人体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高热、呼吸困难等。此外,感染可能导致贫血、肝脏功能障碍和胃肠道疾病等并发症,出现呕吐、便秘、腹泻,中枢神经系统也会受累。
郭栋伟表示,因临床症状表现变异较大且缺乏特异性,患者感染症状从轻度到重度均有可能。如临床医生不熟悉“鹦鹉热”,尤其是在没有怀疑或缺乏鸟接触史时,极有可能将该病误诊为病毒性疾病、脑膜炎或肠胃炎。由于“鹦鹉热”主要是由养鹦鹉所致,他提醒喜欢养鸟的市民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去正规宠物店购买宠物鸟,不收养来历不明的宠物鸟;每天清洗鸟笼、食盘、水碗及沾有禽鸟排泄物或分泌物的物件;在清理鸟笼或被鸟粪污染的表面之前,先用水或消毒液湿润表面,避免吸入扬起的粉尘;接触鸟类或粪便后,要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彻底洗手。
新闻推荐
最近,高晓松的“晓书馆”开到江苏南京,吸引不少文艺青年去打卡,一周内的预约都是满的。虽然“晓书馆”的定位是公益图书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