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秋冬栗子香

皖北晨刊 2019-12-03 17:05 大字

入秋,菜市门口,就有了卖板栗的摊儿。一颗颗板栗,不知赶了多远的路,才来到这平原的城市,果实玲珑,色泽鲜亮,亮着路人的眼,不由人不停下脚步,称上几斤,拎回家。

“果之美者,有冀山之栗”。板栗这一山果,南北皆有,又称栗子、栗果、大栗等,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栗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为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人们赋予其许多美好的寓意。“栗子”与“立子”谐音,在民间,青年男女新婚时,新郎新娘要吃栗子,寓意早生儿女。“栗”与“利”同音,有“栗”如同有“利”,生意人认为可讨个彩头。

板栗果仁丰满、清香甘甜、营养丰富。清代的《随息居饮食谱》说,板栗“生熟皆佳,点肴并用。嫩时嚼之,作桂花香。老者风干,则甜而嫩”,风味各具。其食用方法颇多。生食、水煮、炒制、炖菜、煲粥,皆由你的心性。

相对于居家饮食,我们常见的则是糖炒栗子。糖炒栗子,该是女士的最爱吧。经常见衣着光鲜的青春靓女,捧着一牛皮纸,里面包着的,是饱满圆润的糖炒栗子,边走边掏出一颗来吃,时不时还要吹一吹,旁若无人,怡然自得,看上去极其惬意。这些美女,大概不会记起汪曾祺先生的话语:“栗子当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当粮食吃恐怕胃里不大好受。”或许是美食当前,让她们放松了警惕。

秋冬时节,街头巷尾,一口口大铁锅支起,灶火熊熊。炒制时,栗子都埋在滚热的沙粒里。一位汉子抡着大铲,一上一下有规律地翻炒,适时添加两三勺黏稠的饴糖。他边炒板栗边吆喝:糖炒板栗!只见那混在黑砂中,一颗一颗栗子翻腾着,跳跃着,色泽鲜亮起来,直至笑裂了嘴,露出粉黄粉黄的果肉,如中年成功男士,温暖,朴实,并不油腻。那句“风韵栗房开紫玉”,极妙。加工好的糖炒栗子,散发出暖甜的味道,肆无忌惮地飘逸,蹭蹭地直往鼻子里钻。那种香味,散发着秋日阳光的金黄,容纳丰硕秋实的馥郁,诠释秋日固有的气质。

“盘堆栗子炒涂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也,门前高喊灌香糖。”这样的情景,怕只有在北方的古都,依稀可寻。“新凉喜见栗,物色近重阳。兔子成毫紫,鹅儿脱壳黄。寒宵蒸食暖,饥晓嚼来香。风味山家好,蹲鸱得共尝。”漫长寒夜,灯火将熄之时,小街巷里冷风劲吹,凉意彻骨,冷不丁,听到一声声的吆喝,人的胃口,霎时被吊得老高,温暖的,不仅仅身体。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地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老舍在重庆创作《四世同堂》,那浓香该是他不尽的乡愁。

“紫灿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据考,炒栗子始于宋代,此前多为蒸煮后食用。每至秋末冬初,炒栗子便出现在东京(今开封)街头。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二》记载:“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廷,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

栗子看似皮厚壳重,实际上非常娇气,“内心是柔软的”。存放的时候,怕干、怕水、怕热、怕冻,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口感甚至发霉。糖炒栗子晾凉之后,不仅栗衣难以剥落,而且香糯黯淡。

这也是小小遗憾!美好的,总是不长久的。

任崇喜

新闻推荐

宿迁破获一起网络诈骗案:茶饮包装成神药 9名嫌疑人被起诉

现代快报12月3日消息,很多人在感觉到身体不适后,都会忍不住百度一下,了解相关知识,然而不少骗子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现代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