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简体字VS繁体字:一场吵了百年的架

济南日报 2019-12-17 11:14 大字

历史上汉字的几次简化,最大目的都是为了方便实用。

□本报记者 李雪萌

年终岁尾,本该谈钱的时候,大家却讨论起了简体字与繁体字,怎么说也不是件坏事儿。

先说结论:第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即简体字地位是法定的。第二,繁体字作为一种爱好或者研究对象,是极好的。第三,作为交流工具,文字的简化是必然趋势:面对“简体易写”和“繁體難寫”,你选择哪个?

文化人吵架什么样

关于汉字的繁简之争,可谓常吵常新,隔三五年就要热闹一次。

追溯起来,这场架已经吵了一百多年。而且双方都有超级大咖加持,可以说非常有故事。

太久远的就不说了,就从整一百年前开始吧。1920年,五四运动刚过,中国思想百花齐放,千帆竞流。这一年,语言学家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倡减省汉字笔画。胡适也赞扬“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是一件“惊人的革新事业”。

1935年,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郁达夫、郭沫若等200多名文化教育界名人联合发起了手头字运动,呼吁将“手头字”(实际书写中已经习惯性简化的字)当作规范汉字推广。

不同意见随即出现了。国民党元老、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说:“简化汉字十分荒谬,破坏了中国文化。”据说他曾经向蒋介石下跪“为汉字请命”,还曾为此三个月拒不参加国民党的会议,坚决反对简体字改革,最后蒋介石不得不下令停止推行。

蒋介石本人是赞同简体字的,到台湾后曾再次提倡简化汉字,又受到著名学者胡秋原等人的激烈反对,最后仍然不了了之。

可以说从那时候起,除了思想高度统一的时期外,但凡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废繁推简”派与“挺繁反简”派就你来我往、各不相让。而且所谓的权威专家也不好使,毕竟双方阵营都有大名头的专家。

2009年,有人发表了季羡林老先生的“四点国学谈话”:读古文须读繁体字、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古文今译毁灭中华文化、振兴国学须从娃娃抓起。

针对“季四点”,学者王立群随即提出“创造简化字、推广简化字是正确的”。简化字也并不会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障碍。

当时两派的论争远比今天热烈。“简派”认为简化字不是歧途是历史趋势;“繁派”则称简化字割断历史、是“山寨版”汉字。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论争中,有一些文化大家下药更猛。

鲁迅在一篇文章的开始,劈头盖脸就是:“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已经不是要不要推行简体字的问题,直接是灭门再造。

“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

“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

“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以上种种都来自鲁迅!

鲁迅写过多篇关于新文字的文章,他还表示自己也是饱受汉字之苦的“受害者”,比如让学生把“薑(姜)”、“鸞(鸾)”不偏不倚地写进方格里,至少要花一年的功夫来训练。

瞿秋白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傅斯年说:“中国文字的起源是极野蛮,形状是极奇异,认识是极不便,应用是极不经济,真是又笨,又粗,牛鬼蛇神的文字,真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

柏杨说:“中国话可以成为世界语言,但中国字绝对无法普及,所以必须改成拼音。”

苍天啊大地啊,这些非人类的话都出自诸位大家之口,让人深深怀疑人生!姑且都算作他们的气话吧。可是连黑格尔都说:就文字与科学的关系而言,中国的文字成为科学发展的大障碍,或者说,中国人没有真正的科学兴趣,因为没有较好的工具来表达和灌输思想。“中国人的文字,有许多的困难,由于它们本身抽象和不确定的性质,更是难于表达。”

黑格尔对中国貌似有点误解,说汉字不能表达抽象概念,庄子就首先表示不服!

一部汉字史、一路简化史

不管专家学者们怎么对繁体字充满怀念,但广大网友们支持简化是无疑的。毕竟要考试的是普通人不是那些专家。网友们纷纷发言称“提倡繁体字的人大概是觉得辅导小孩作业进医院的家长太少了吧”“听说过‘忧郁的台湾乌龟’这个梗吗?”“要不要全面恢复甲骨文?”

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汉字大约在6000年前就出现了。6000年来,从甲骨文、金文到篆文、隶书,再到楷书、行书,汉字一直走在简化的大路上。笔划趋于平直简洁是总体大势。其间大型的简化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商末盘庚迁殷后,将鼎彝铜器所用的“古文”简化为甲骨卜辞的“今文”——甲骨文都是简化字啊!

第二次是秦灭六国后的“书同文”。李斯等人把周代所用的大篆、籀文简化成小篆,程邈更进一步创造隶书,使书写更加方便。这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繁体字”的基础。

第三次就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现代。汉字经汉、魏、晋朝以至唐、宋的演进,字形又变得很复杂。元、明、清以来,民间使用不胜其烦(繁),自发地简化汉字,“俗体字”大量涌现。许多笔划繁复的字,都从简从易。

大名鼎鼎的《兰亭序》,全文324个字,“简化字”一百多个。这位“天下第一”的书法家,下笔是“于”“一”“东”“马”“网”,而不是“於”“壹”“東”“馬”“網”……总不能说王羲之没文化吧?当然这些也不是王羲之的独创,而是在当时以及更早的汉碑里就出现了很多简体字。

只能说人民群众追求简易的愿望是强大而执着的!

当然,繁体字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美,石鼓、篆书、隶书,甚至蝌蚪文等等,都各有各的美。作为一种爱好进行深入研究,自然是极好的,也是应该的。繁体字需要有人懂,但不必人人都懂,至于“推倒重来”的做法,更是“文字大跃进”。传承与实用并肩前行

汉字慢慢演化的简化以及政治上推广的简化,无论是为了增加效率还是改善文盲率,说到底都是时代的选择。虽然短期内较为激进的简化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行规范汉字(即简化字)中存在“一简对应多繁”等问题,但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基本还是可以被广泛接受。

脱离了汉字本有发展规律的“简化字”,也自然不具备生命力。1977年公布的“二简”,由于为了追求简化而简化,被语言学家周有光等批评“比例失调,难看之极”,很快就因无法推广而废除。还有1967-1969年“文革”火热时期,各地“红卫兵”都曾推出不同程度过分简化的字体,“文革”后均被禁止使用。

针对这次争论,教育部的回应还是非常恰当,最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是“用简识繁”。繁体字与简体字,并不是有你没我的关系。网络上一直有“亲不见,爱无心,体无骨”等对简体字的吐槽,实际上,对大部分人来说,就算没学过,但识别常用繁体字并没啥困难。毕竟无论繁简,都是中国文字一脉相承下来的,真正生造的简体字不是没有,但很少。

根据小编近年来的采访观察,在两会等场合大力呼吁繁体字的,以冯小刚、郁钧剑、宋祖英、黄宏等文艺界人士居多。反倒是专业的语言训诂学家支持简化字。《汉语大词典》编委金文明先生就曾对小编说过:“作为几十年来一直埋头古籍、一直在做古文字研究的老研究者,我坚决拥护简化字。”金文明介绍,老一代文字专家王力、吕叔湘等都曾专门给中央写信,反对恢复使用繁体字。

文字的作用说到底,一是交流、二是承载。其中实用交流是第一位的。历史上汉字的几次简化,最大目的都是为了方便实用。繁体字确实有很多文化的记载,“简化”造成的文化折损也显而易见,但文化只有传下去,才是活的。要传下去,首先必须适应大多数人的需求。中国古代服装、雅乐、字句都非常好,只是保护它们,关爱它们,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每天穿戴得跟春秋时一样,音乐会上只跳《云门》和《大韶》。

语言文字改革不能走极端,要调和矛盾。简体字实施之后,许多人看不懂前人的书画、古籍以及古迹上的题字,文化断层现象确实存在,所以要鼓励写简体字,但是要多认识繁体字。就好比实施白话文之后,仍然要阅读文言文。

至于那些“我不管、我就爱繁体字、就要恢复繁体字”的朋友,来,“憂鬱的臺灣烏龜”先抄20遍。

新闻推荐

法治政府建设法律知识200问

30.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行政机关应如何处理?答:依法注销。31.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