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作为曾经的校园施暴者 我很抱歉 | 有话说

澎湃新闻 2019-11-28 12:27 大字

二十年前的哥伦拜恩高中,两个备受欺凌的学生将枪口对准了同伴。直到现在,校园暴力的枪声还未停歇。在中国河南,一位七岁的女童眼中被塞入几十张纸屑。而在美国加州,一名十三岁的男孩在学校中被欺凌致死。

在第六期“有书看·有话说”活动中,我们选出了五位读者并寄出《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一书。

他们中,有教师预备队的师范生,渴望走进孩子的内心;有曾经的校园施暴者,想要寻求暴行的因果;有执教多年的老师,必须践行“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的诺言......通过这本书,他们是否看到了校园暴力的成因?又能做些什么来扭转潜在的悲剧?

期待分:8.6  读后分:7.9

我是一名师范生,想通过这本书走进孩子的世界。

——草木本心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用理性客观的笔触,深挖哥伦拜恩校园枪杀案悲剧背后的原因。

这本书体量不大,但力透纸背,作为师范生的我实在受益匪浅。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校园暴力和欺凌事态不是特别严重,我们往往会选择忽视。但事情一旦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境地,主管部门、教育从业者、家长,甚至整个社会都会第一时间把矛头指向加害者。灾祸发生后,加害者当然是罪恶的根源——正是这样的想法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难道做出可怕事情的都是坏孩子吗?我们总以人格来解释行为,用“好”和“坏”的二分法来看待这个世界。学生也是血有肉的人,压根听不进去粗暴的说教。面对这样一个年轻复杂的群体,老师更应该倾听他们的心声。

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老师更要教授学生如何与人交流合作。如果有机会,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在课堂上创造合作共情的氛围,带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变成知识的“复读机”。当所有人都能怀着一颗同情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怎么还会去伤害别人呢?备战考试的学生 VCG

备战考试的学生 VCG

孩子的世界终究是简单的。有很多问题学生表现得调皮、不守规矩,其实是因为被忽视、想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我们应该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生长的土壤,而达到这一点,需要整个社会的帮助。

让我们一起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

期待分:8.7  读后分:7.5

我曾是校园暴力的参与者。我很抱歉,想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暴力行为的成因。

——Sharon

为什么会发生校园霸凌?年少稚嫩的孩子们,真的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有深仇大恨吗?当人们谴责霸凌者心狠手辣的时候,是否忘记霸凌者也是心理尚未成熟的孩子?

电影《少年的你》中,魏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优等生,在班级里却是冷酷的施暴者。而《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中的凯茜,是至死依然坚持信仰的可怜女孩,也是仇恨父母的不孝子。凯茜跟所有青少年一样,道德观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当下的社会环境对她影响颇深。

黄执中老师说,“人的同理心和不忍心是有范围的,范围的大小跟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高低很有关系”。在少年时代,我看到《背影》里“父亲是个胖子”、“弯下腰捡橘子”的情节还能哈哈大笑,无法理解文中隐含的悲情。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太浅,共情能力也很狭隘。

阿伦森教授提出“拼图式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让孩子尽早培养起共情的能力。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对方的感受,获得对他人感受的敏感性和理解力,并做出恰当的回应。

但是,现在的学校过度关注个体的能力,使学生处于过度竞争的环境,少有合作。他们只能在运动会上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一旦进入学习的“主业”,则又各顾各的。

尽快帮助儿童树立共情能力,发展出理解他人正在经历的痛苦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每一个的欺凌行为背后,都透露着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

期待分:8.8  读后分:7.4

作为学生,我常会见到校园暴力现象。受害者没有做错什么,可能仅因为外形原因,就被大众厌弃,或者行为过于哗众取宠。

——小水滴

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像书中的那样对待校园欺凌,是否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伤害?

在欺凌者眼中,对待“不同寻常”的学生,欺负他们似乎是理所应当的,教师也不会加以干预。在这样冷漠的环境下,被欺凌者自然会感到痛苦和孤独。他们也许只是身材瘦弱,或者穿着朴素,就受到恶意攻击。独自学习的女孩 VCG

独自学习的女孩 VCG

很少有教师愿意去探究欺凌的成因,与其把精力花在这些“朽木”身上,还不如多帮助那些有可能的学生。这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被欺凌者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冷漠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孤独。

所以,对待校园欺凌,不能通过开讲座、看教育视频这种方式来实现。这样并不能使冲动的青少年们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

教师不应该对校园欺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需要他们懂得换位思考。《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中提到的“拼图式课堂”,便是解决欺凌问题的好方法。孩子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倾听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声音,他们就能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期待分:8.0  读后分:9.2

这是我必读的书,因为“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是作为老师的我必须践行的诺言。

——孙琳琳

还是学生的时候,我通过媒体知道了哥伦拜恩高中的悲剧。成为教师后,我依然会和教育心理学的老师们探讨这个事件。

从外围机制的角度来看,这是学校的疏漏酿成的惨剧。但从“根源干预”的课堂建设角度看,这场枪击案成为我们理性思考的出发点。哥伦拜恩枪击案的受害者?VCG

哥伦拜恩枪击案的受害者?VCG

除了读书和考试,老师和学校也要容忍孩子的调皮和兴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校园霸凌也有显性和隐形之分。多年的初高中教学管理,我看到了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性,每个孩子都可能幻想自己受到了独特的诅咒——国内把它戏称为“中二病”。在这段即将“破茧成蝶”的时光里,突然间,总有一些活泼的孩子变得郁郁寡欢。

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在第六章——在课堂上创造合作、共情和同情。

拼图式课堂和篮球社团一样,青少年总会喜欢。最好的教育是方式就是在强烈的仇恨发生之前,将孩子带入一个“合作”的环境中。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孩子为中心,进行教学。

我们能否营造一种无人生恨的课堂氛围?如果每一间教室都很温馨,那校园也会变成社会中最美妙的殿堂了。但未来依旧是不确定的,一切都需要实践——就像本书的结尾那句话:说了不算做了算。

期待分:8.0  读后分:7.5

如何让今天的孩子、明天的成年人,成长为一个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人?

——周游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学校这个小环境,其实是对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模拟。从各种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到与人相处的模式、心理的成长、甚至两性情感的摸索,都是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孩子在学校里的经历,于他而言,是一生都无法磨灭的印记。

不管是在校园还是社会,只要是一个正常的、有着七情六欲的人,都会潜意识地刷“存在感”。这不是一种调侃,而是我们内心焦虑的表现。

在学校这个特定环境,学生如果学习好,被老师夸赞,就获得了存在感。体育好的学生,参加运动会时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他也提高了存在感。没有任何文体特长的学生,如果长得好看,能够吸引异性的关注,一样是存在感。哪怕一无是处,但家境优渥的阔少,时不时花钱让大家得点小恩小惠,被同学围着大呼“感谢小爷”,自然是一种存在感。

存在感可以是物质、精神、潜意识这些大的层面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氛围。但如果失去存在感,长期被忽视、被嘲笑、被欺凌,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极端的人,做出反社会、反人类的事情。

有些聪明的教师,不让乖学生担任班长,反而让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来干。而这种学生大多也不负众望,马上摇身一变,以身作则,依靠自身那股“说一不二”的气场,让教室里叽叽喳喳的学生忌惮,整个班级立刻变得秩序井然。

这其实是一种大智慧。让学生找到存在感,他自然不会刻意破坏秩序,吸引大家的关注。

如果学校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做到“因材施教”,校园霸凌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少,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会充满更多阳光。

整编 / 实习生 胡雅婷

*呈现内容有所删减

新闻推荐

全县安全生产法制讲座开讲

为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执法者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掌握度,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日前,县应急管理局举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