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更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本报评论员 郑洋
按理说,“老字号”应成为当地饮食业的标杆,除了口味出众外,更应当在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作出表率;可遗憾的是,有的“老字号”自甘堕落,仗着食客的厚爱为所欲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连底线都不要了。
最近,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大厂新华西路上的沈记老字号汤圆店,被邻居举报回收顾客吃剩下的糯米汤圆,二次售卖。举报人龚女士介绍,这家店已经多次做出类似的事,她屡次提醒,可对方置若罔闻,她才不得不多方举报。市场监管部门表示,通过查看视频监控等已经基本确认事实,打算对此从严从重查处。
这家汤圆店还是当地的“老牌子”,味道不错,价格亲民,回头客多,甚至有人专门从市区开车过来解馋。然而,店主却不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连顾客吃剩下的几个汤圆也不舍得倒掉,回炉加热后重新端给后面的食客。她以为自己的操作很隐秘,几乎做到了天衣无缝,没想到避过了来去匆匆的食客,却没有逃过邻居的眼睛和附近的摄像头。东窗事发之后,店主不是积极悔改,而是矢口否认,甚至向邻居泼脏水,落得个今日的结局,也是自作自受。
按理说,“老字号”应成为当地饮食业的标杆,除了口味出众外,更应当在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作出表率;可遗憾的是,有的“老字号”自甘堕落,仗着食客的厚爱为所欲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连底线都不要了。玩回收把戏的不只是一家汤圆店,还有火锅店、炒菜馆等;回收再利用的,又何止是汤圆?还有火锅底料,卤制肉食等。套用一句网络用语就是,“恶心妈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大多数情况下,食客对此一无所知,即便能察觉到口感有异,一般不会以恶意揣测店主;更何况,也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指责对方。
如果不是被“实在看不下去”的邻居多次举报,沈记老字号汤圆店如今还会是一片顾客盈门、红红火火的景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大伙得感谢这个正义的举报者,避免了更多的顾客吃上“口水汤圆”。在食品安全领域,总会有一些监管部门难以发现和触及的死角;尤其对于小商小贩的经营,监管人员不可能做到24小时盯着。这就需要更多的普通人在看到食品乱象时打个投诉举报电话,更多的食品从业者做到相互监督、彼此鞭策。能向有关部门提供视频证据更好,即便不能,也要向执法人员提供线索,以便其调查取证。
可以说,南京这家涉事汤圆店是彻底“凉凉”了。按照《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使用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而当地市场监督部门“从严从重查处”的表态,等于给了消费者一个交待。当然,在今后如何能更早地发现、解决小商小贩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监管部门在重视群众举报的同时,不断加大市场整治力度,让黑心商贩付出惨痛的代价,也让其他商贩不敢触碰法律法规的底线。
此外,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外就餐时,如果能尽量做到光盘,或是将吃剩的食物打包带走,那么既是在践行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理念,也不会给商家回收食品留下可乘之机,同时变相保护了后面的食客不受“口水菜”的侵害,何乐而不为呢?
新闻推荐
潘铎印旅游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重要途径,“一日游”也因其参团方便、经济实惠等特点成为游客的首选。然而,受游客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