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迷茫的时候,越要多读书
听文友讲了一段她的经历。
前不久,因为工作繁忙,加上写作又遇到新的瓶颈,她又一度陷入了迷茫中,感觉很是力不从心。而这种低迷的情绪很快影响到了她的生活,让她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差,有时跟家人说话,说着说着,就开始失去耐性。
其实她自己也意识得到这种状态是不对的,但是又似乎找不到一个方法可以把自己从这个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有一天早上,先生看她在书房里焦躁地踱步,生闷气,估计她又在为写不出文章而心烦,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有个建议,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看着先生关切的眼神,文友停住了脚步。先生转过身,从身后的那排书架上取出一本书,放进她手里,说:“静下心来看看书吧,一切都会好起来。”她低头看了下,那是作家丰子恺写的《缘缘堂随笔》,而这本书自半年前从网上买回来后,就一直被她搁置在书架上,没有再被打开过。
她说,感谢先生的这个举动,让那天的她有种如梦初醒般的触动。
“我终于想起,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读过书了。而当下的种种迷茫,都是对我的一种警醒,是在告诉我:要想摆脱精神上的荒漠,除了读书求知,并无其它速成的捷径。”
我相信,和她有一样感受的人应该还有很多。我们都知道要多读书,但因为生活忙碌,又时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它忽略掉。直到等到自己心生迷茫与困惑时,回过头来才发现,不读书的人生,可以有多贫瘠。
正如古人所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久不读书心自暗。不读书,我们连自己都不会喜欢自己。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迷茫似乎成了很多人生活的常态。
在我们身边,时常会听到有人感慨,总觉得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只要静下心来审视,就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迷茫,其实是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了不断向外追寻,而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的滋养。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却忘了一个前提,只有那些装满知识与智慧的灵魂,才有能力创造出丰盛的生活。
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耽于迷茫,看不到自己内在的缺失。一个不读书的人,精神得不到滋养,身体仿佛就是一个空壳,所有的喜怒哀乐都需要依靠外界来填充。可向外求的越多,无力应对的局面必然也就越多,结果也只会越迷茫。
而对爱读书的人而言,当他们拿起书,也就拿起了穿越迷茫最好的武器。因为书本所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更是对自我对世界的准确认识。
书读得多了,人也就清醒了。
张姐是我的一位朋友,言语睿智,谈吐优雅,很是受人喜欢。但直到相识很久以后,我才得知,她有每天晨起阅读1个小时的习惯,而且这个习惯她已经坚持了整整二十年。
在她看来,读书本该是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事,无需刻意标榜,更无需炫耀。但尽管如此低调,那些读过的书,显然也都已化成滋养她成长的养分,赋予了她从容生活的底气。
人的迷茫,多半缘于自己。要解决问题,也只能依靠自己。如果迷茫是心灵生的一次病,那么读书,就是治愈它最好的良方。
越是感觉迷茫的时候,越要学会从浮躁中抽出身来,静心多读书。等到你从书中所吸纳的能量,足以提升你的眼界,开阔你的思维,改变你的格局时,眼前那些恼人的迷雾自然也就散去了。
读书的过程,就是为自己的心拂去尘埃,注入光亮的过程。在日积月累的埋首阅读中,一点一点,把自己修炼成一个眼神坚定、内心强大的人。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我们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将帮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出路。 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在各类糖尿病患者中,妊娠期糖尿病由于病程较短而常常为患者所忽略,觉得“生完孩子没事就行了”。实际上,妊娠期糖尿病除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