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类典型保健食品消费骗局发布
近日,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与防骗画册",梳理了10类典型骗术,提醒远离保健食品消费骗局。
假借公益欺骗型
以读者俱乐部或生活馆的名义对外宣传,以刊登广告、发放礼品等形式。打着公益名义,更具欺骗性。
冒充专家恐吓型
对“假专家"进行虚假包装、宣传,组织健康讲座和体检,由“假专家"让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骗取老年人多年积蓄。
瞒天过海神吹型
利用广告“神吹"及“秘方"诱导等手段,在普通酒、饮品中添加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化学药物,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
免费旅游陷阱型
组织会议,观看视频,由公司“老总"亲自演说产品治疗百病的神奇功效,或以“感恩行动"名义组织老年人客户免费旅游。这类骗局不仅骗取钱财,有时甚至破坏家庭和谐。
非法生产毒害型
生产者大量生产含有西布曲明、西地那非、酚酞等有害成分的无外包装减肥、壮阳产品胶囊,通过网络销售。参与人数多,隐蔽性强,受害人群大。
连环施计圈套型
通过宣传单或现场产品推介会,夸大宣传产品功效;狠打“亲情牌",认“干爹"“干妈"。利用“癌症"患者现身说法,欺骗性强。
虚构认证伪装型
使用“国内唯一一款"“全球公认"等权威认证信息。将普通产品伪装成高科技产品。
量身定制诱导型
开展健康讲座宣传产品,印制宣称产品适用多种疾病、配料添加多种名贵中药材的宣传散页,向消费者散发。虚假宣传使患者相信使用该产品优于正规治疗,易延误病情。
自编自演体验型
推出免费体验,以“体验店"“国际风采展示"等内容,衬托其产品高大上的形象。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产品在无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隐患大。
非法集资诱骗型
招募老年人代理推销产品,声称产品效果好、公司实力强大。通过包装项目、制造买点、有偿赠送的形式降低老年人警惕性;利用投资高额回报的手段,达到非法集资的目的。(川在)
新闻推荐
原创:SMESME科技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手机输入法的江湖里,也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九宫格输入法,另一个则是全键盘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