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认清区块链 小心“空气币” 一些人借区块链之名炒作行骗值得警惕

西北信息报 2019-11-21 08:21 大字

从幕后走到台前,区块链技术火热背后,另一场“盛宴”却在暗流涌动。炒作数字货币“割韭菜”、发行毫无价值的“空气币”、打着区块链旗号传销诈骗……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有关专家指出,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披“区块链”外衣炒作数字货币

“真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最近,沉寂大半年的一些炒币微信群再度活跃起来,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行情,跃跃欲试的表现与几个月前销声匿迹迥然不同。

天津市民刘鹏2014年开始接触并购买比特币,经历过多轮市场炒作吸引散户追高后“割韭菜”。他说,购买数字货币与其说是投资,更多时候不过是带着投机心理与风险博弈,“无论赌输赌赢,最终大多只剩一地鸡毛,真正赚钱的寥寥无几。”

10月25日,每枚在8000美元上下徘徊多时的比特币突然发力,至26日一举突破1万美元大关,最高涨幅超过30%。

针对网传人民银行已发行法定数字货币,11月13日央行专门在其官网辟谣,人民银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目前仍处于研究测试过程中。

  区块链成了传销诈骗“招牌”

区块链技术的火热,也让一些假借区块链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的恶行死灰复燃。

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告诉记者,最近他在中部某省调研时,该省金融部门官员透露,当地已累计查处40多起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非法集资案件,最严重的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多亿元。

不久前,一款自称“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运动App被湖南长沙市有关部门立案调查。该软件被指为“典型的金字塔传销模型”,是传统传销手段结合“区块链”“大健康”等新概念的结果。

类似案件今年以来呈多发态势。江苏省苏州市、盐城市等多地破获以区块链名义实施的诈骗案。湖南省衡阳市警方今年5月破获一起诈骗案,作案团伙以区块链为噱头,发行没有价值的“空气币”,募集到价值近3.5亿元的以太坊。

行业专家称,“空气币”尽管可能真的用了区块链技术,但发行目的却描绘得过于宏大,如“人类健康”“重构商业模式”,几乎不可能实现。一旦投资者入套,资金积累到可观数量,项目发行方就有很大概率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

 穿透迷雾认清本质

“区块链与比特币之间不能画等号,显然也不等同于‘暴富’。”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强调,区块链是一种底层技术,依托于这种技术诞生了比特币等一众数字货币,但不能因此就混淆在一起。

发现真相需要穿透重重迷雾。除了加大区块链知识的普及,让大众了解并能识别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传销诈骗之外,更关键的是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尽管这几年针对数字货币炒作、滥发币、传销诈骗的监管从未放松,但由于区块链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在法律上仍处于空白状态,传统监管方式目前看存在不小困难。

专家指出,要加强监管科技的应用。多数以区块链为名的传销项目,都会在网络上频繁传播、留痕,借助现有金融科技监管手段,就有可能及时发现、查处。

金融分析师肖磊提醒,在区块链应用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时,要防止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借政策支持成为新的资本“黑洞”,杜绝盲目及跟风投资。毛振华

新闻推荐

守着摄像头 就敢伸贼手

本报11月20日讯11月7日上午9时许,中山路一商场员工到观海路派出所报案称,办公桌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等财物被盗。民警调取监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