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父亲爱劝架 往事如昨

烟台晚报 2019-11-20 09:23 大字

赵金辉

父亲八十多岁了,身体依然硬朗,腰不弯背不驼,不胖不瘦,走起路来依然像个老小伙。因为耳朵略有点背,说话以为别人也听不清楚,所以声音洪亮。父亲在农村伺弄了一辈子庄稼,什么农活在他手里,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年轻的时候,父亲高高的个头,健硕的身材,满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但父亲有一个爱好,喜欢劝架,特别是男人之间动起手来的武架。

父亲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地里干活的本村两亲兄弟为琐事争吵乃至动起手来。仗越打越激烈,两兄弟谁也不让谁,滚成一团。父亲当时在场,二话不说,靠一把子力气把纠缠在一起的两兄弟分开,又费了好大劲,连拉带劝地让他们分别回家。父亲回家后,奶奶看见他胳膊上手上有擦伤,又心疼又后怕,边擦血渍边埋怨,你还是个小孩子,人小言轻,还出头给别人去拉仗,弄不好会被人家联手揍一顿。那两个人可是亲兄弟啊,你这是图什么,多凶险啊。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动起手来的架可不是好劝的,这需要德高望重,说话硬气,公正公平又对双方知根知底的人物,才能劝得住。否则,不但压不住阵,很可能招来双方忌恨。农村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打架的根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竟然扯到祖父辈、曾祖父辈的不和。碰到这样的打架,最好的方式,就是请本村德高望重的长者来劝架。父亲受到奶奶多次劝阻后,也怕奶奶担心,也就谨慎了许多。

有一次,父亲本家一个兄弟推着小推车和外村来的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互相躲闪不及,撞上了。双方理论起来,互不相让。村子不大,一吵吵,人聚起来看热闹。吵架双方年轻气盛,推推搡搡动起手来。父亲赶来,就冲进两人中间,下大气力把他们分开。接着又是劝和:很简单的一个小事,不是深仇大恨,赶快各自走开。旁边有个会说风凉话的人对推小车的本家兄弟说,刚才我见你打得占上风,没拉,你要是不占上风,我早过去拉仗了。本家兄弟晚上到我家感谢我父亲,掏心窝子说,打起仗,谁不望着有个人拉,有个台阶下,还能把人家打死?

父亲一辈子拉了多少次架,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大多平和解决,当然也有吃亏的时候,他也不往心里去,依然我行我素。年纪大了,手脚不是那么利索了,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了,但看见打架的,依然冲在前去劝架。但这时候,他也知道靠力气是不行了,要有勇有谋,要说服教育。那一次,是给我们家小孩过百岁,吃过午饭后回家,妈妈说在车上父亲都是醉酒状态,睡了一道,下车后刚走几步,远远看见前面有人聚着看吵闹,父亲可能是酒醒了,快步挤进,见两个小伙手持棍棒打在一起。父亲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到两人中间,吓得旁边的妈妈赶紧过去拉父亲,父亲知道这次凭力气是拉不开两个人了,就对抡着棍子的两年轻人喊,恁再打,照我老头子打,你们别打了,都是年轻人,手没轻没重的,打出个好歹,家里爹妈媳妇孩子谁管?!

这几年,父亲来我家生活,喝下两杯酒后,总爱回忆以前的事情,我趁机问父亲,为什么您以前那么爱劝架?父亲说,大多数矛盾都是家长里短的,话赶话的,没什么大事。可没个人劝着,就可能造成大麻烦。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就行,过日子谁家不盼着个平平安安。在能帮人家的时候就伸手帮帮人家,能说句话把事情摆开就说句话,都好。一番话让我体会出了父亲的宅心仁厚。

新闻推荐

可否将“梅姨”新画像列为官方发布

□李强如果不是相关方面发布消息,相信有不少人已忘记“梅姨”是谁,甚至有的人还不知道“梅姨”就是背负多起拐卖案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