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梅姨”刷屏,如何安放对人贩子的愤怒

山东商报 2019-11-19 09:47 大字

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官方微博援引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官方微博消息,目前,网络上流传的广东增城被拐9名儿童案件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张画像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长像如何,暂无其他证据印证。(11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梅姨”的画像一经网络发布,就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转发“梅姨”的画像,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一度被“梅姨”刷屏,而一些地方也纷纷传出“梅姨”现身的消息,比如网传“梅姨”到四川宜宾村上发喜糖;风传“梅姨”在郴州落网……这也从一个侧面让人看到公众对于人贩的痛恨之情。

但朋友圈热传的“梅姨”照片,并不是官方公布,据媒体报道,这张“梅姨”画像是被称为“画像神探”的警官林宇辉所画,据林宇辉回应,今年3月,警方邀请其制作“梅姨”新模拟画像。目前对于画像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对此,公众不应继续传播画像,以免造成谣言的大范围传播,不仅不能为找到真正的“梅姨”出一份力,反倒可能混淆视听,放过真正的人贩子,而还误伤了无辜。

而公众面对人贩义愤填膺,警方也要对此更好因势利导,比如要及时辟谣,避免谣言继续散播。而既然警方对“梅姨”有画像,落网的人贩子也交待了“梅姨”,警方也了解到“梅姨”平时以做红娘为生,暗地里倒卖孩子,那为何现在却不能证实她是否真正存在呢?这些都需要警方能够答疑解惑,否则,疑问难消,神秘的“梅姨”带来的社会恐慌将会更甚。

拐卖儿童犯罪屡打不绝,在一些地方甚至变得更加严重,已然成了危害百姓安全、社会安全的一大毒瘤,公众对此是痛恨之极。此次“梅姨”画像刷屏事件,就可见全社会对于人贩子同仇敌忾。

对于拐卖儿童犯罪,就需要加大惩治力度。比如曾有人大代表在两会上建议,将拐卖儿童犯罪的刑期起点调整为十年以上,提高人贩子的犯法成本,让人贩子付出惨痛代价,这不失为好建议;另外,对拐卖儿童犯罪的买方市场也要严惩不贷。同时,还要提高技术手段来侦破拐卖儿童案件,比如通过建立“全国儿童DNA数据库”,就有助于帮助找寻走失及被拐卖儿童。而及时回应舆情,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通过调动公众力量来追捕人贩子、查找被拐卖儿童,这样有利于侦破拐卖儿童案件,也才能更好安放公众对人贩子的“出离愤怒”与“出离恐慌”。戴先任

新闻推荐

“旅客未系安全带不出站”细节莫轻视

杨光洲/文勾犇/图旅客未系安全带,客车不得驶出客运站。近日,新修订的《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正式施行。据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