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薅羊毛”还需谨慎

广安日报 2019-11-15 00:39 大字

□尹姮 贺樊丽

双十一期间,某网购平台的商家被“薅羊毛”的新闻上了热搜:一果农店主将26元4500克的脐橙误设为4500斤,被某网红发现,带领上万粉丝疯狂下单,总金额高达700万元,逼得果农下跪求饶。好在平台第一时间出面表态,保护商家合法利益,及时止损。

其实不只是线上,与之类似的“哄抢”事件在现实生活中也时常发生。据前几日新闻报道,湖南一返乡创业大学生,养虾基地在两年内遭当地村民哄抢十余次,损失数十万元被逼哭,当地公安部门已拘留相关责任人员。相比于线下可以被法律惩罚的“哄抢”来说,网络上乘人之危的“薅羊毛”行为,却只能在道德上进行谴责。

其实,“薅羊毛”一词来源于艺术表演中的台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吸引和增强用户关注,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商家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而一些人专门帮助搜集这些有奖活动或福利信息,并在社交网络和朋友圈中广为传播,以获得优惠和赚取返现,这种行为被称作“薅羊毛”。

如今,“薅羊毛”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工严密,跟普通消费不沾边,能实现快速提现转移。本来享受商家优惠无可厚非,但如果利用“抠字眼”“钻漏洞”等手段恶意“薅羊毛”就实在让人为之气结。这种不正当的方式,不仅让商家损失巨大,还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滋生诈骗犯罪,引发各类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薅羊毛”还需谨慎,健康的市场秩序,需要多方共同维护。作为普通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理性甄别优惠信息,不要逃离法律框架,入了恶意“薅羊毛”的坑,为蝇头小利钻经营漏洞、破坏秩序,最终违背道德,损人不利己;同时,商家也得提高警觉,不能只顾宣传噱头,要提高专业性,坚守诚信经营的商业品质;监管部门和平台要更加重视网络安全,联合发力共同整治类似恶意“薅羊毛”的行为,增强处理问题的灵活性,跟进相关环节的规制手段,提高法律的刚性约束,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只有各个市场主体都遵守规则,才能共创共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新闻推荐

爱是唤醒学生心灵的密码 ■朱小梅

“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本分,但在年深日久的工作中,这种感觉却离我似乎越来越远。有一次,我去一所薄弱学校参加优质课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