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移动网络时代,为啥还要读报?

甘肃日报 2019-11-01 06:42 大字

魏永刚

无论读者与我们的接触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报纸给读者提供准确信息,引导舆论的功能没有变,报纸服务读者,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的初心没有变。

快到年底,报刊“征订季”开始了。这几天,看着“请您订阅”的广告,一位朋友问:移动网络时代,为啥还要读报?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报纸“制作”的新闻工作者,听到这样的疑问,自然是“别有滋味在心头”。我们应该义不容辞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为啥读报”的疑问,实际上是在媒体生态和信息传播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对报纸这种传媒形式社会功能和社会使命的重新思考。

互联网诞生不久,就有人提出“报纸消亡”论,甚至列出了时间表。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唱衰”的声音其实越来越大,大得连新闻理论界和报纸从业者都有些“不自信”了。我们深知,如果不能入情入理回答这个问题,向读者说出“请您订阅”,就不能理直气壮。于是,我也顺着朋友的疑问,有了一些思考。

报纸的基本职能是传递信息,在过去很长时期,报纸是主要信息传递渠道。现在,这个“主渠道”已经分化了,移动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内容比报纸丰富许多倍。但是,报纸传递信息的基本职能依然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信息传递。

独特在哪里?直观地看,它是以“平面”形式传递信息的,读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一个报纸版面。迄今为止,所有网络信息传播都是一条一条进行的,无论是移动端还是电脑网页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信息的简单罗列,而报纸不是这样。

在100多年的现代报业发展中,报纸发展最丰富的是版面语言。报纸从林林总总的信息中,选取读者最需要的,然后以信息提示的形式来传递。它以标题大小、文章位置、字体区分、图片装饰等各种手段与读者对话。您拿到一张报纸,一看就知道什么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什么是编辑最想告诉您的。报纸在100多年陪伴人们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阅读惯性,比如报纸版面的位置区分,头条位置的形成等,都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

细数这些编辑手段,是新闻专业教科书的任务,不是每个读者都懂得。但是,这些阅读惯性所形成的新闻思维,相信每一个接触过现代报纸的读者,都或多或少已经接受了。因为,只要展开一张报纸,什么是“今日头条”,哪里是报道重点,都一目了然。当信息成洋的时候,这种新闻提示才更有利于您走出碎片,拓展认识,形成对世界的整体判断。所以,还是要读报!

往深里想,报纸传递的是确证信息。我们常常自信地说,报纸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当然来自报社和党政机关建立的稳固联系上,更体现在报道准确性上。不需要向您介绍编辑部把关的各个环节,读者如果有机会到报社检校部门看看就够了。从每个检校人员身边厚厚的词典,从校对老师身后长长的参考资料书籍中,您就能体会到这种准确性是多么来之不易。

今天,可能还没有哪家自媒体是查着词典、看着权威参考书目写稿子的。但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报纸刊登的稿件都经过了检校老师查词典、核对出处的“严格检验”。报纸的权威性来自信息渠道本身,更来自这种专业的新闻生产过程。所以,还是要读报!

总有人喜欢以“商业思维”来衡量一切。有些人提倡把受众变成客户。从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看,这种认识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新闻工作者最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我们盼望读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但决不偷窥读者的信息,决不绑架受众的需求,决不把读者信息当作“资本”去贩卖,决不会根据“大数据”为你“画像”推送广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达群众的意愿,是我们的安身之本。我们坚守着政治品格,坚守着职业操守,坚守着社会责任。所以,还是要读报!

媒介也构成生态。报纸是媒介生态中重要的一个元素。正如森林里有丰富多样的植物,才显得色彩斑斓一样。媒介生态也因为有了多种媒体,才改变了社会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我们自信,报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依然能有自己的位置,依然是媒介生态中迄今不可忽视的一个元素。

也有人喜欢拿自媒体“说事”。自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媒介生态,但决不能代替报纸。“开门办报”是我们的传统。在自媒体还没有影子的时候,报纸的大门就向社会敞开。人们过去写信、打电话,与报纸发生联系;现在,他们通过微信留言、微博跟帖、电子邮件更便捷迅速地给报纸提供信息。我们也关注自媒体,甚至从自媒体中洞察舆情。毫无疑问,自媒体拓宽了报纸与社会的联系,但还没有能够代替报纸。会开车的人多了,请问,专业司机就消失了吗?所以,还是要读报!

当然,互联网在改变媒介生态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报纸本身。我们不仅学习借鉴互联网传播技术,也运用互联网拓展我们的社会职能,行走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路上。无论读者与我们的接触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报纸给读者提供准确信息,引导舆论的功能没有变,报纸服务读者,发挥信息提示作用,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的初心没有变。

所以,有了移动互联网,您仍然要读报!(摘自《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原来,他带着瘫痪母亲上大学

他是一个“谜"母亲陪读、常迟到、拒绝勤工俭学21岁的潘正江体格清瘦,说话声音很小,常常聊上几句就会羞涩地低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