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经典原文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③。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④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②贤贤:第一个“贤”做动词用,表示敬重、尊崇;第二个“贤”是名词,即贤德。③易色:不重容貌。易:轻视。④致:献出。
【译文】子夏说:“对妻子,要注重她的品德,而不是注重她的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主,能献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即使说没有学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过了。”
【题解】人际交往要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诸如孝顺父母、尽忠职守、诚实守信等内容,这些道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实现的。因此德育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链接
志不强者,智不达①;言不信者,行不果②。
——《墨子·修身》
【注释】①达:通达、出众。②果:有结果,一说果断。
【译文】意志不坚强的人,才智也不会太出众;不守信用之人,做事也不会有结果。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①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动:被打动。
【译文】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不被真诚打动的人是没有的;(反过来说,)不真诚,是不能感动人的。
孔子愀然①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②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父》
【注释】①愀然:忧愁的样子。②精诚:至诚,诚心诚意。
【题解】唐人成玄英对此语的注释说:“夫真者不伪,精者不杂,诚者不矫也,故矫情伪性者不能动于人也。”
巧诈①不如拙诚②。
——《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巧诈:用乖巧圆滑的表面来掩饰奸诈的内心。②拙诚:指诚心地做事,或许看起来比较愚拙。
【译文】奸巧的伪诈,不如笨拙的诚实。
君臣不信①,则百姓诽谤②,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③;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④;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⑤;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⑥。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
——《吕氏春秋·贵信》
【注释】①不信:没有诚信。②诽:背地议论。谤:公开指责。③相轻:相互轻视。④不可使令:不可被指使。⑤相亲:相亲相爱。⑥贞:坚固。
延陵季子①将西聘晋②,带宝剑以过徐君③。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④。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⑤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⑥之矣。致使⑦于晋,故反⑧,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⑨。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⑩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⑾,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⑿,是欺心也。爱剑伪心⒀,廉者⒁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⒂,孤⒃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⒄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⒅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西汉)刘向《新序·节士》
【注释】①延陵季子:吴国的季札,春秋时期著名的贤人。②西聘晋:向西出使晋国。聘:国家之间的问候。③徐君:徐国之君。④色欲之:神色中流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⑤上国:尊贵的国家。⑥心许:心中同意。⑦致使:出使完毕。⑧故反:特地回到(徐国)。⑨嗣君:即位的国君。⑩先日:先前。⑾虽然:虽然如此。⑿进:进献。⒀爱剑伪心:因爱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⒁廉者:正直的人。⒂先君无命: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⒃孤:国君自称。春秋时诸侯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后来则不加区别。⒄带:挂。⒅嘉:称许、赞许。
【题解】延陵季子心中对徐君许下诺言,要将自己的宝剑赠送给他。季子出使完毕后,特地回去拜访徐国之君。虽然这时徐君已死,他仍将价值千金的宝剑挂在徐君坟墓旁的树上,用这种方式履行自己心中的诺言。
新闻推荐
当前,面向未成年人的各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涉诉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合同上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