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重在思维的含金量 ■ 刘振
中国教育报报道,新学期,复旦大学开设一门通识课程叫“似是而非”,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联袂授课,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这门课相当受欢迎,教室“一座难求”。
“似是而非”,这门课的名字初听让人莫名其妙,再细看内容,瞄准的可不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些似是而非、容易迷惑人的事物!“人体健康、免疫、疫苗中的伪科学”“基因能算命吗”“用简单的数学发现谬误”,还有对时下最时髦的“量子波动速读”的揭露,说是“似是而非”,实则用知识勘破谬误,用逻辑辨明是非。知识的讲授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逻辑推理、独立判断、平等说理。说起来,这门课谈不上“高大上”,多为常识启蒙,然而不但被学生誉为“金课”,还被网友热情追捧,其科学性和趣味性之外,更因为它切中当下教育及社会的一些痛点,值得深思。
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要有思维的含金量。坦白说,这门课涉及的逻辑推理和科学常识,相当部分是中学生就应该掌握的,现在看来,有些人掌握得不好,或者只是掌握了知识而不会将其运用于逻辑推理,也就是缺乏思维能力。在笔者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教学偏重于知识灌输、忽略了实际运用,偏重于标准答案、忽略了思维启发,偏重于审美体验、忽略了理性思考,以至于有些大学生依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逻辑框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当然,现在补上这一课还不迟。今天有复旦大学开设“似是而非”课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或许明天会有更多大学突破创新,以别具一格的通识课教学生去伪存真。
教育不仅是教人道理,更要教人怎么讲道理。有句话说得好,“说理不是攥紧的拳头,而是摊开的手掌,”坦荡、敞亮的说理才能让人信服。面对一些社会问题,伪科学、养生陷阱、传销迷局、网络谣言等,是狂批怒怼、发泄情绪,还是有理说理、循循善诱?显然后者效果更好。现在网络上有种现象,有些人只讲情绪不讲道理,迷信权威不讲真理,不顾事实臆造“真相”,不论是非肆意谩骂,导致网上缺少平等交流、公开说理的氛围。如果更多人在课堂上掌握了逻辑推理和科学常识这两样武器,学会谦和有礼的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那么生活中网络中,是否会少一些戾气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理性?
教育不是传授单一的知识,更要提升科学素养。打破文理界限、专业界限,多学科教授共开一门课,内容生动鲜活、贴近现实、针对性强,“似是而非”这类通识课是高校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积极实践,之所以受到追捧,折射出人们对提升科学素养的迫切需求。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并不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却比过去更需要运用科学思维来辨别真假。高学历者可能在细分专业中懂得很多,但隔行如隔山,科学素养的缺失使得人们都有可能成为伪科学和网络谣言的受害者。好的课程不是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当然,这个理想目标不是靠一门通识课就能实现的,但倘能推而广之,让更多“似是而非”课走进课堂、走向社会,毫无疑问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让伪科学无处存身。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朱文龙近日,广东江门,网曝一位企业家回乡祭祖,现场给村民派发红包,排了几公里长队。村民连呼太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