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学生体质与毕业挂钩势在必行

市场星报 2019-10-23 00:43 大字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意见明确,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10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小胖墩”和“小眼镜”数量持续攀升,脂肪肝、高血压等慢性病也现低龄化。而当进入大学,流行“宅男”和“低头族”,体质状况进一步下滑,曾有报道,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

显然,这是长期来忽视学生体育锻炼的必然后果。于学校,一方面,应试教育让学校把所谓“正科”当作重点,体育的课时得不到保证甚至被挤占,几乎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学生在校受伤家长追究学校责任,有学校取消了一些被认为“危险性很高”的体育项目。甚至还有学校推出“校园限速”令,不允许“跑得过快”,有评论认为,“如果连快跑都不允许,男孩子以后哪来的拼搏和冒险精神?”当然,又遑论体能。

青少年的体质,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于青少年,健康素质更是今后人生的基础。也因此,大学不光要教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重视体育,让孩子有强健的体魄,实在应该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而为了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比如体质测试与毕业挂钩,已是势在必行。

也只有如此,才能“倒逼”家长、学校和全社会都来重视青少年的体育,从小学开始,体育就与高考乃至高校的毕业“接轨”,形成一以贯之的体育评价体系,从而让青少年拥有更多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实际上,唯有如此,全社会都寄以厚望的大学生,乃至所有的青少年,于综合素质而言的“一代更比一代强”才有可能实现。

新闻推荐

贪官拿受贿款换“优越感”:沉迷网游每日充值1万元

经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日前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北京某橡胶公司原副总经理崔某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