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饮一壶杏花村

泰安日报 2019-10-14 08:07 大字

□余显斌

饮酒如饮茶,讲究环境。

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话,说到了每个茶人的心中。在瓦屋中饮茶,心静,如一泓水,清风也吹不起一丝涟漪。

茶人饮茶,如此。

饮者饮酒,更是如此。

重视环境的茶人,谓之茶圣。

重视饮酒的饮者,谓之酒仙。

饮的酒不同,所在环境也应不一样。

饮红酒,当在高楼上,于摇曳的烛光里。一身穿湖绿色旗袍的女子,头发高高挽起,上插一朵丁香,手擎高脚杯,内盛红酒,波光荡漾。女人带着几分慵懒,几分娇媚,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心上人,眯着细长的眼,举起杯子,抿一口红酒,再抿一口。

红酒红唇,人影婀娜,良辰美景,醉透春风。

饮绍兴女儿红,应以白瓷小盏,浅浅斟了,慢慢品着。唐人陆羽,在谈及饮茶的时候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这两种瓷器,饮茶有高下之分,但斟了女儿红酒,在重阳节里对着野菊花细细品着,是不分高下的。

年轻时,看陈少华《九九女儿红》的视频,彼时,他正年轻,长袍白围巾,陪着个红衣女子,一曲歌词,一缕酒香,飘摇于整个小巷。而今,唱曲的和看曲的都已老去,那个女子大概也已过中年了吧。岁月,总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今夜,如有女子擎一盏女儿红,在窗下等我回去,我也难以穿过青石板小巷,走回十八岁的窗下了。

一盏女儿红,情在挥别中。

至于喝杏花村白酒,则应在春夜,在细雨无声的时候。此时,老友来访,“夜雨剪春韭”,一碟韭菜炒鸡蛋,一碟干煸豆角,一盘花生米,再来一盘油炸红辣椒吧。这辣椒,须是干透的,等到锅里油烧滚了,才放下去,炸得油汪汪的,再扔下一把葱段,忙舀起来,带着一种特有的香味,用以佐酒,绝品。

此菜,须佐杏花村酒。

辣椒红,酒色白;辣椒香浓,酒味醇厚;辣椒入口,带着辣味;美酒入口,甘醇甜润。

油炸红辣椒,佐杏花村佳酿,如以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如以黄梅戏演唱《天仙配》,如以行书写《兰亭集序》。艺术搭配美到极点,成为极品;吃喝搭配如此,亦为极品。

极品之物,一生能得几回遇,岂能不珍惜?

饮酒,一般当有量的。武松过景阳冈,酒店前挑着一面酒旗,上书“三碗不过岗”,行人只能吃三碗,多了不给。

饮红酒,也应如此,一杯两杯则可,多了,与红酒的艳丽文静大是相违。一个绝色女子,旗袍飞扬,一口气喝掉两瓶红酒,人人见了都会避之不及的。因为,这样喝酒的女子,不是失恋,就是有不开心的事。痛饮之后,一定会歇斯底里地发作,吼叫或耍泼。

喝绍兴女儿红酒,也应如此。

可是,喝杏花村佳酿,则可尽兴。

前两种,是低度酒,只适宜于女儿家饮。而杏花村美酒,则适宜于男儿豪饮。杏花村酒色白,纯净,味醇。酒入口中,回甘带香,其味隽永,连一代帝王高湛,饮过之后,也写信给最为亲近的人道:“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言外之意,我喝了两杯汾酒,这酒很好喝,我劝你在邺地,早晚也品上两杯啊。

别的酒,无此醇厚,也难以让帝王如此回味。

杏花村汾酒,独享殊荣。

鲁智深好酒,拿了狗肉,一边撕着啖着,一边喝着冷酒,酒意上头,抡起禅杖,一路打上五台山寺庙,将一干和尚唬得魂飞魄散。

如果当时,他饮的是杏花村酒,则无此虞。

杏花村酒入口温软,舌尖甜润,饮后余香悠悠,回味绵长。酒的后劲,如山涧溪水,缓缓流出,不像别的酒,长江大河,排空而来,冲决一切,然后了无痕迹。

喝此酒,即使醉了,也没啥,大不了就是高卧酒店,将自己来到酒店的过程,细细回忆一遍,吟成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明天,酒醒后离开。

而此诗,一天时间里,早已披之管弦,流布江湖了。

饮杏花村酒,宜于春日杏花如雨时,一人,一壶,一杯,对着窗外飘飞的杏花,一杯复一杯,迷蒙对落晖,醺醺然,复陶陶然。

饮此酒,宜于夏日,“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几碟农家菜,一壶佳酿,山居生活,如同画里。

秋冬时节,三杯两盏杏花村入口,更是相宜。

尤其秋日,在“雨中黄叶树”中,案上铺了宣纸,手里拈着羊毫,饱蘸浓墨,饮几盅杏花村酒,借着酒意,笔落纸上,大开大合,横扫直抹,一不小心很可能就会画出徐渭《墨葡萄图》那样的名画。这在平时,谨小慎微,是很难做到的。

至于雪天,拢了一盆火,斟一壶杏花村佳酿,热着。然后,如白居易那般写一请柬,给朋友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朋友来了,两人一边品着酒,一边看着外面的飞雪,身子温暖如春,心里也温暖如春。

饮杏花村酒,无时不好。

在《红楼梦》中,老太太吃了蟹膏,饮了两小杯酒,年老了,饮的是黄酒,可惜了:吃蟹膏,喝杏花村佳酿,对东篱菊花,那一刻,你就是陶渊明、孟浩然一类的人物,即使不写诗,你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水田园诗人。

新闻推荐

李心草母亲变“侦探”是法治社会之痛

□马涤明10月12日凌晨,微博名为“李心草妈妈”的网友发帖称,她女儿李心草是一名在昆明读大二的学生,于今年9月9日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