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基层应急管理局紧抓业务学习,当地企业连续5年安全零事故 三任局长接力办“讲堂”
一个只有51人的石家庄市栾城区应急管理局,先后有29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且自2014年7月至今,栾城没有出过任何安全生产事故。这让该局的工作人员很自豪。
让他们自豪的还有单位不断获得的荣誉:连续5年市级文明单位;2018年全省安全生产“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省、市、区各项专业技术竞赛,每次获奖的名单中都有他们局的选手;有4人入选省、市安全培训专家库……
今年7月,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到栾城督导安全生产工作,了解到区应急管理局学业务的风气后称赞道,一个基层局能有这么多专业人才,抓学习抓到了点子上。
“从安监局到应急管理局,我的前两任抓业务学习比我抓得还紧。”该局局长周振文说。
首任局长:自己当“讲师”
2002年,当时还是栾城县的县安监局成立。从教育、工信、经贸等单位凑到一起的十几个人都是安全监管的门外汉,如何把他们变成行家里手?
安监局首任局长吕聚兴当过多年教师,便利用局里的会议室,办起了培训课堂。
“每周要培训两到三次。”第一批进入安监局工作、现任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的宋宾利记忆犹新,“那时候能讲课的安全专家不多,吕局长就自己上台给大家讲课。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堂课讲的是:安全管理需要专业人才。”
当时,专业书籍相对缺乏,报纸和剪刀就成了吕聚兴桌上最常见的两样东西,几乎所有见诸报端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号令,都被他剪到了笔记本上,自己学完再讲给大家听。
讲法规,谈案例,点点墨香,蔚然成风。局一把手当“讲师”,局里职工都把书本摆上案头,学习起来不敢有丝毫怠慢。
2004年,我国第一批注安师考试,局里就有1人通过,第二年,又有两人通过。“那几年,年年都有人通过,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局里的中层和班子成员;每年考试成绩揭晓,获得注安师资格的同志大会、小会受表扬,感觉十分光荣。”第二批通过注安师考试的宋宾利说起当时的情形来,很开心。
在大学里学机械专业的张增印在吕聚兴的培训下,很快成为“安全通”。2006年,县里一家化工厂储罐爆炸,正在大家议论事故原因时,张增印想起,在备考注安师时看过类似考题:静电跨接必须把螺栓上全,否则容易引发爆炸。而该企业24个螺栓只上了1个,雷电袭击,必然发生事故。
最后经过专家会诊,事故原因果然如此。
吕聚兴由此让宋宾利牵头,搜集整理事故案例,连续3年印刷《典型事故案例选编》,既做局内培训教材,又下发到企业做警示教育。“其中的案例分析不光在考注安师时能用得上,尤其受到企业安全培训课的欢迎。”宋宾利拿出当年印制的3本小册子,自豪满满。
第二任局长:安全业务“大家讲”
2011年,吕聚兴退休,新局长王书正上任。
如何把安监局的业务学习风气保持下去?王书正的措施是:开办大讲堂,所有在业务管理和执法岗位上的人员轮流当老师,结合自身工作为大家讲课,列入业务考核。
此令一出,大伙儿有压力也有劲头,工作之余就是搜集资料、准备课件。“安全管理大家讲”让不少员工开始在各项工作中崭露头角。
法制科科长周硕为讲好安全法律法规课,翻遍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条文,她不仅背原文,还研究如何解读,讲起法规来是全局有名的“问不倒”。作为全省系统中为数不多的精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人才,周硕时常被借调到省里负责起草安全生产法规草案、规章制度。
“只要能讲好业务课,考注安师几乎就是囊中取物。” 执法队长李秀杰记得,2012年他参加了注安师考试,这一年,由于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复习,对考试成绩没有太大把握。
成绩公布那天,正碰上“安全管理大家讲”,临上课前,王书正点名让李秀杰查分数。原本还想搪塞的他,查出成绩后大声喊道,“通过了。”
“这说明了让大家轮流讲业务课有效果。”王书正高兴地说,拿证书不是目的,能让大家长知识、增本领,业务课就必须坚持下去。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条决定:凡是能拿到注安师资格的,局里报销考试费用。
第三任局长:轮流到企业做“教头”
2014年7月,栾城进行干部调整,王书正调离,周振文接任。
同是教师出身的周振文,刚上任就明确了继续抓业务学习的制度,对外出学习、培训“开绿灯”,并根据业务对口情况报销费用。
上任伊始,周振文还为一件人才“浪费”的事头痛不已。这几年,栾城在经济转型中,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其中化工企业多达37家。2011年,为了加强对这些企业监管,区里招考了15名学化工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到7个乡镇,实行安监局、乡镇双重管理。由于乡镇事务性工作太多,这些年轻人大多成了“勤杂工”。
“安全管理必须让专业人干专业的事。”周振文一连几天找县领导说明情况,在县领导支持下,这15人回归到安监局。回到局里上班的第一天,周振文就叮嘱他们:考注安师。
“这些年轻人一起参加考试,为局里送了个满堂彩。”周振文喜不自禁地说,15人报名考,12个人通过。
当时,企业都在搞规范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作安全指导,周振文果断决定,学以致用,把安全业务“大家讲”由局机关搬到企业,让所有注安师轮流到企业做安全培训的“教头”。
“这使得企业的安全培训发生了质的变化。”分管培训的宋宾利说,为了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注安师直接到企业现场,培训时间安排在早7时至8时、下午5时至6时。“如今的安全培训是精准滴灌,根据企业需要进行。”
安全培训的同时,也搞技术指导、隐患排查,甚至做工艺流程设计。
化工专业出身的危化科科长高亮,精通化工专业设备操作。2016年秋,栾城化工生产企业根据环保要求,上VOC(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备收集废气,这一设备安装标准要求极高,如不达标易燃易爆,但一些企业并不清楚。高亮去一家企业检查,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必须加装阻燃器,否则爆炸会波及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这样的事故我见过。”
高亮把意见反映给周振文后,栾城16家企业很快加装了阻燃器。
把学习成果用到实践,再从实践中学习完善,像高亮这样的一批业务骨干很快成为专家型人才。过去,企业安全隐患排查需要省、市专家来完成,且周期长;现在,他们天天在排查隐患,多数情况下自己能应对。
“企业的隐患越查越细、越查越少。”年产值10多亿元的杰克化工公司总经理李红路说,“多亏了区里的年轻专家,盯在企业搞培训、做指导,安全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企业需要这些专家来指导。”
“更重要的是,局里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比学习、比业务、比能力的风气。”周振文认为。
“在这里工作业务不行会感觉矮人一头。”今年5月,刚调到应急管理局的韩亚静,正在抓紧复习,准备今年11月报考注安师。
新闻推荐
龙敏飞9月8日,记者走访重庆几大商圈发现,相较于往年月饼“千人一面”的同质化,今年不少品牌在个性上下足功夫。“哪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