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上门服务亟需进一步规范
发生在北京市的一起由于快递员上门取件而引发的命案有了最新进展。根据报道,犯罪嫌疑人杨召朋近日已经被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以涉嫌抢劫罪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9月4日《法制日报》)
回溯一下此案的大体过程:2018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教师丁先生的妻子在网购申请退货服务后,百世快递公司的业务员杨召朋前来上门取件。据检方指控,杨召朋借向被害人收快递包裹之机,强行入户实施抢劫,并将丁先生的妻子杀害。
近年来,随着网络消费的不断普及,与之高度相关的下游产业———快递行业迎来井喷式大发展,从业人员数量急剧膨胀。如今,满街穿梭的快递员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一道风景。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2016年至2018年,中国快递员数量增长了50%,总量已突破300万人。
与此同时,伴随着快递行业的飞速扩容,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与之伴生的诸多风险点。众所周知,与网购消费所具有的“虚拟化”不同,快递行业的特点是“实体化”。网络购物虽然可以一键搞定,却需要具体的快递人员亲自上门与卖家或者买家交割钱财和商品。由于这些交易行为往往只在快递员和卖家或者买家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易场合又多位于居民楼等相对封闭的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也就给个别居心叵测的快递人员提供了合适的犯罪机会。当然,快递员借上门取件和送货之际,公然实施犯罪行为,属于极端个案,并非普遍现象,不需要我们予以特别关注,真正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与快递行业相关的一些更加带有普遍性的风险点。
例如,按照国家的硬性规定,网购一律实行实名制,快递件上注明了买家和卖家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对于这些信息,快递人员了然于心。尤其是一些大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他们划片包片上门送件和取件,对于自己片区所服务家庭的情况很熟悉。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有关家庭和个人的信息有相当大的商业价值,一旦泄露出去,为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后果堪忧。
据了解,针对快递行业存在的各种风险点,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和快递行业自身一直在寻求排除之道。譬如,为了防止客户信息泄露,顺丰快递已经正式推出了“丰密面单”服务,将寄、收件人姓名、手机、地址等信息全面隐藏或加密化。但是,总体而言,需要细化的工作还有很多。当前,作为快递公司而言,除了要进一步建章立制,堵死整个配送链条上的各种漏洞之外,必须守住招人用人的必要门槛,坚决将有案底的闲散人员拒于行业之外。同时,应该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保证将各种职业规范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针对快递员职业所具有的个性化和随意化等特点,快递公司可以考虑给快递人员配备能够联网的微型摄像装置,要求快递员在上门服务时全程开机,接受公司的全程实时监控。这样既可以让快递员的工作随时置于“阳光”之下,也可以为各种可能产生的交易纠纷提供第一手的证据支持,有利于消解整个快递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点,让快递行业进一步公开化、规范化。
本报评论员
周英杰
新闻推荐
王国梁我上初三那年,换了一位新来的女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兼教语文课。她姓李,是从城里来的。李老师年轻漂亮,说好听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