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 “豹子”蒋蓝 和“黄虎”张献忠
围绕张献忠“杀人”这个历史悬疑问题,构成了张献忠研究的主要内容,但鲜有涉及其“杀人”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巴蜀大地构成的影响,尤其是有幸遗留下来的蜀人性格传承,是否和这次“大屠杀”有关系,颇值得系统研究。
蒋蓝运用的方法,是抛弃“英雄”和“屠夫”的历史画像,用二元混合的“黄虎”标签重新解构这个复杂的人物。“黄虎”之谓,让这个人物充满了暴烈的动物属性,这也为如何客观理解其“杀人成性”的生理和心理动机找到了依据。
然则,为何是蒋蓝而非别人解构出了“黄虎”这个文献中早已经存在、但并未标签化的形象?蒋蓝少年时有一段非常长的学武和江湖游击经历,个人气性上和未举事前的张献忠有诸多相通之处,更准确地说,他更能捕捉到张献忠非同常人的成长历程和心理动机。
早前出版的《豹典》里,蒋蓝调动了自己的所有阅读储备和情感储备,完成了对豹子这个另类动物具有开创性的解构。他以作者之豹的身份隐伏于辞典之中,以其人性中的“动物性”,接近真正的动物,从纹理到内质解构了豹子的全部身体密码。
用解豹的方法来解构作为人的“黄虎”,对于蒋蓝来说完全轻车熟路。在《黄虎张献忠》里,“豹子”蒋蓝和“黄虎”张献忠,隔了历史时空进行了一次相互的打望和对话,气性和气息的相对接近,让“黄虎”放下了武装与戒备,在“豹子”面前裸裎相对。“黄虎”隐秘的内心世界,在“豹子”面前也袒露无遗。
在《黄虎张献忠》一书里,从老虎的喻体与本体,到“黄虎”的身世和形象,到“黄虎”的浓情快史,再到“黄虎”诗作和制式文告的风物分析以及动物性,以及“黄虎”对虚无的开炮,都堪称张献忠研究中具有创辟性的贡献,由此,面目模糊的张献忠,经由蒋蓝豹子式的语言和逻辑解构,变得面目清晰起来。我敢说,这是迄今为止,最能全面认识张献忠其人其性其作为的文史融合之作。
以“豹”解“虎”,这是蒋蓝作为非常之人的非常之遇,诚如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所言:蒋蓝之文,如怪石嶙峋、如藤萝缠绕,如石破天惊、如厉鬼夜哭,如被狼群般的思想所追迫,如被四面八方的狂风所撕扯,如此之文,正该写如此之人。斯语正是以“豹”解“虎”方法论之的解。
(文/庞惊涛)
新闻推荐
《中小学学生作业本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作业本不得添加荧光性物质,但不少作业本中仍存在此类物质 小心孩子用上“荧光剂作业本”
权威部门对不同纸张可迁移性荧光剂检测报告。据《重庆晚报》马上就要开学了,你给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品里面肯定有作业本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