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其中有你有我 □辛有光
有媒体做过社会问卷调查,当问到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幸福时,大多数人会回答:身体最重要,健康最幸福!“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好身体。”
此话十分朴实,说出了人们对健康的期盼!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全国公布。这份事关国民健康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三个方面共15个专项行动大健康目标以及具体实施措施。“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人人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国”,铿锵有力地宣示,传递着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
健康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少了这份“财富”,没有健康这个“1”,后面的数字再多都是“零”。纵观中国近代史,国弱被人欺,中华民族曾被列强视为“东亚病夫”,民众受饥挨饿,怎么去谈健康。新中国成立后,70年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结核病防治率等主要指标大幅改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率等都有了大幅提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健康不仅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可以这样说,“健康中国行动”,它上连国家治理,下接百姓生活。不是吗?当前公众的健康热情和对健康的追求从来都没有这么兴盛过:超市里,货架上各种营养食品琳琅满目;清晨,街头公园或休闲广场上跳健身操、广场舞,还有舞剑、打太极拳的到处都是;近黄昏,进健身房练瑜珈、到文化广场成群结队参加快走队;出门散步随身带着手机APP记录走了多少步,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健康。道理也许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人干工作,身体是本钱,当前竞争那么激烈,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去拼、去赢?尤其是年轻人,事业刚起步,工作压力大,养家糊口,买房买车,身上担子重。健康的体魄是奋斗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实现精彩人生,还是为营造家庭幸福生活,抑或让自己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健康总是必不可少的啊!就是上了年岁的老年朋友,健康带来延年益寿,争取美好、快乐的晚年生活多享受几年。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国人的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据国家卫健委日前公布的两组数字显示:一是中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77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即居民大致有8年时间带病生存。二是中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而且目前疾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年轻人患有“三高”的不在少数。据统计,年轻人肿瘤、心脑血管发病率逐年走高,在工作岗位上猝死的新闻时有耳闻。这些现象令人忧虑,充分说明提倡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行动”这一利国利民的大健康战略举措是何等重要!
说到健康,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它与疾病、医院和打针吃药等联系在一起。这是认知上的偏差。不错,一个人有了病,尽快到医院找医生诊治,然而,你想过没有,现代医学再进步,也不可能为所有疾病兜底,有的甚至是医学上的盲区。预防,把一切病魔拒之门外,那才是健康的最积极的态度。在健康链上,治疗始终置于末端,而预防是第一位的。在“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是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合理的膳食、科学运动、戒烟少酒,充足的睡眠以及保持心理平衡,不大喜大悲时。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抵御病菌的侵袭。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海吃狂饮,长期熬夜、重盐重油,会出现肥胖或消瘦等亚健康,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增加人体感染、患病甚至发生肿瘤的概率。
从大健康的范畴看,社会环境带来的生活质量对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提倡环保、卫生、宜居、文明,都与健康有关。环境的优劣,卫生的好坏、空气、水的质量、绿化、声控以及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其他文明指标,都是健康的保证条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心理健康也不可缺少。其中包含家庭、工作、交友,这些都会影响到人的情绪,精神层面带来的情绪上的好坏,会直接从心理上影响一个人的健康。
俗话说,健康是金。“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我的健康我做主“。让我们以“健康中国行动”为引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未病时的预防能力,用健康的体魄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30日消息,近期,中科院研究生被杀案持续引发关注。记者从被害者谢雕的父亲谢中华处获悉,继今年7月24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