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教育部门不断释放减负信号,推出就近入学等利好政策,但一些家长却依然将信将疑,对孩子的课外培训不肯放松 【聚焦校外培训的那些事③】面对减负不敢信,源于家长“看不懂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8-30 03:35 大字

超前学 新华社发 郭德鑫 作

“真的,这个假期我们进行了多次培训,反复强调一年级绝对是零起点。”一位刚刚结束毕业班教学,将回到一年级开始新一轮工作的小学老师告诉记者。

“赶快去银行转账交学费,名额不多了。”日前,在一家幼儿园门口,刚刚接出孩子放学的家长彼此交流着孩子报培训班的事。

以上这两个矛盾的场景就是记者在哈尔滨采访时遇到的。

当前,教育部门不断地释放减负信号,推出就近入学等利好政策,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家长们将信将疑,甚至有意往另外一个方向走,给孩子加班加码。

记者采访发现,家长的矛盾心理往往源于对种种利好政策“不敢信”。而事实上,也确有种种教育乱象,让家长们“看不懂”。

“落实不到位的政策

我们看不懂”

今年2月份,黑龙江召开全省教育大会。记者从多位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士处求证到,有关领导在这次会议上不点名地指出了哈尔滨个别私立初中以“掐尖”形式招生,扰乱义务教育秩序的有关问题。随后,哈尔滨市教育局印发的《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行“四零承诺”实现上学不求人实施办法》中的表述也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办法》第一项第三条讲的就是“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其中明确规定,“禁止擅自提前实施自主招生”。

但是,让家长们看不懂的是,哈尔滨市在安排今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时,有关部门依然像往年一样,安排民办初中先于公办初中一个多月招生。

一面说“禁止擅自提前实施自主招生”,一面又安排“民办初中先招生”,在很多受访家长看来,“落实不到位的政策我们看不懂”,“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一位80后家长在采访中说:“从我小时候就说减负,各种政策年年出,但有几个家长敢真的放松,不给孩子报培训班呢?”

为什么一些政策制定的很好,但到基层落实时就让人缺少获得感呢?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王世红博士指出,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之外还应进一步做好解读、宣导工作,把难点、重点跟基层学校、跟学生家长讲清楚,通过各界联动,推进好政策产生合理预期,要让家长们真信,由此产生良好效果。

四处传播的消息

让家长迷惑不已

“九年义务教育就要变天了!”看到网上这样重大的“新闻”,孩子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家长刘萍每次都会打开详细看看。

自从孩子上小学以来,刘萍的手机里订阅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特别是一些“知名人士”账号的文章她总会认真阅读。

“现在网上不少专家都在说,孩子现在不学编程,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就会被淘汰。”刘萍边说边把她在微信收藏夹里保存的“新闻”打开给记者看。

这样一些内容往往能让很多家长信以为真。网络上泥沙俱下的信息让家长已经晕头转向了,一些教育机构里的专职老师根据网上的“热点”做出的误判则让家长们越陷越深。

记者在某知名英语教育机构采访时刚好遇到了一对满脸怒色的母女,生气的原因是来给孩子送午饭的母亲批评孩子没有按她的要求上午书写26个英语字母。而女儿反驳说,自己都上初中二年级了,怎么还能去练习小学生才写的26个英文字母。

“你们老师都说了,必须要练,现在高考批卷就认‘衡水体’,你不写将来卷面怎么得分?”

记者听后也不明就里,上前打听何为“衡水体”。

这位妈妈说,英语教育机构的老师告诉家长,要督促孩子练习“衡水体”,这样写字好看,将来高考批卷的时候老师看着舒服会给高分。

记者上网查询后发现,所谓的“衡水体”就是在社交软件上流传的一些写的非常工整、漂亮的、几乎跟印刷体一样的英文卷面。网络上有人称,这些卷子都是从衡水中学流传出来的。但到底是不是,目前没有相关报道确认。更加没有确认的是,无论是教育部门公布的政策中,还是高考大纲中,都没有任何关于使用什么字体的要求。

然而,这种“衡水体”的书写被很多培训机构言之凿凿地称为可以给高考加分。这些表述都给家长们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恐慌。对于这些四处传播的小道消息,没有权威声音来指出其是对是错,这让家长们也迷惑不已。

“公办那边啥都不行,民办这边

啥都行,你让我们信谁的?”

“现在教育局不让教,你们也别出去说我们家教。但是,你们为什么送孩子来我们这里,你知道,我知道,这就够了。”

记者此前以家长的身份参加了一所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说明会。这家机构的宣讲老师在宣讲会上说,在新一年的教学中,“加减法”更名为“数字追踪”游戏,写字认字变身为“朗读与表达”。

实际上,近年来哈尔滨市的公办校(园)无论是在教学课程安排上,上学时间调整上,还是在学习内容限制上都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所不同的是,民营的校(园)、教育机构,总是能够想有一些公办校(园)所不具备的特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公办学校的教学大纲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绝对不允许出现奥数之类的超纲内容。然而,在校外民办补习机构,“奥数”早已变身为“趣味数学”、“数学思维”之类的名称,但翻看其教材依旧还是“鸡兔同笼”“差倍问题”“盈亏问题”等传统奥数内容。

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暗访了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发现许多培训机构的授课内容严重超出教学大纲的规定范围。

“公办那边啥都不行,民办这边啥都行,你让我们到底信谁的?”采访中,一位因为孩子上的奥数班被列为“黑补习班”而倒闭,正在为孩子在新奥数班报名的家长如此问到。

有家长呼吁,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规招考、超纲补课,必须坚决斩断其利益链条。而要从根子上给校外培训热降温,除了加大对培训机构超纲超前教学的治理力度外,还需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同时需要评价学生不唯分数,克服和纠正应试教育倾向,引导学校和家长把功夫放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上。

新闻推荐

“车让人、人守规、共文明” 渭城大队掀起交通违法整治高潮

本报讯(记者刘宏良通讯员王晓博)为深入推进“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实践行动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文明交通实践,进一步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