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在你的世界明一盏灯
“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班上的小一同学就是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他家里人最初并没有向我这个新来的老师敞开心扉。
但小一很快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班级里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独自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上课时都是低着头,在那玩铅笔、橡皮,那块橡皮都不知道被他用铅笔扎了多少个孔。还记得那天上乔羽老先生写得那首脍炙人口的词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上完后,我让孩子们一起唱这首歌时,教室里忽然响起了极不和谐的声音,我放眼望去,只见小一同学一边使劲地拍着桌子,一边口齿不清地重复着一句话“语文课不能唱歌,音乐课才能唱歌……”那一刻,我有点慌乱不知所措,只好停止唱歌,但小一已经把课桌打翻在地,从教室里跑出去了。这时,我看到一位老奶奶紧跟在他身后。原来,这是小一的奶奶,一直跟在小一后面陪读。
不得不说,那节课后,我的感觉非常糟糕。对于这种特殊儿童,我是没有任何经验可言的,想起未来还有好几年的朝夕相处,我没了信心。每天进课堂,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有一天,体育老师要去区里参加业务学习,跟我换课,等我拿着语文书来到班级,小一又失控了,一边扔书,一边哭:“体育课不能上语文……”我几近讨好地跟他说:“体育老师有事,跟我换课了……”这些解释对他根本不起作用,我又生气又无奈。
就在我对进课堂感到恐惧时,小一妈妈主动联系我了,那天我们聊了很久。小一妈妈首先就孩子最近的表现向我道歉,然后说小一患有严重的自闭症。她曾经对生活一度失去信心,也萌发过带着孩子一起自杀的念头,但还是舍不得。此时,我还能说什么呢,面对一个不幸的母亲,我原谅了曾经发生的一切,心中也对小一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小一妈妈说小一有严重的强迫症,一旦有些习惯形成很难改变,也不指望他能学到多少知识,只想让他能跟正常孩子在一起。
对这个孩子,我觉得心中仅有同情是不够的。怎样才能既让课堂尽在自己的掌握中,又能让小一融入集体并学到一点知识呢?这对我而言是个挑战。
面对自闭症儿童这个未知的群体,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学习,我不断查阅资料,寻找讲座视频,逐渐地对“自闭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首先,我们所说的“自闭症”全称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它不是单一的一种病症,而是一组有精神基础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它包含了一系列的亚类障碍,我们常说的“自闭症”属于这些障碍中最严重的一段。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普遍存在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临床表现。而且男生的行为障碍更为广泛,主要表现在攻击、多动、强迫性仪式上,言语发展上也更加迟缓。
其次,关于这类障碍的成因研究进展迟缓,尚未发现决定这类障碍的基因或者环境因素,且发病率今年来有所攀升,有研究表明这种障碍的发病率已经达到千分之六。对于“自闭症”障碍儿童而言,合理地早期干预对于障碍儿童的疗效较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其语言和行为问题。但是特殊教育训练和干预需要根据障碍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相应的干预手段和策略。除了干预训练之外,近年来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常常还伴随着中医理疗以及服用西医的一些特定的精神药物。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训练师,但我是一名教师。我可以尽我可能的去帮助他。
针对小一的情况,我决定先试着走进小一的世界,让他接受我。我由以前的害怕他、远离他,变成现在的主动靠近他。早上上学,我经常看到他背着书包走在前面,奶奶跟在后面。他独自低头走在那个小花坛中,我故意绕过去靠近他,然后笑着说:“小一,早。”他最初是对我视若不见的,经历的次数多了,他竟然也抬头看着我,笑着说:“徐老师!”小一有点口齿不清,但我还是听出来了这几个字,不禁心中暗喜。
对于班级课程一些临时变动,我会提前在班级告诉同学们,其实是告诉小一,让他好有心理准备,这样就避免了一些过激行为。
他的一些行为不太正常,班上有些不懂事的小朋友会笑他,我及时在班上做引导,后来班级的孩子也渐渐知道,我们应该关爱小一。所以,当我上课上得正投入时,小一忽然下位,走向那个让他产生好感的小姑娘,甚至想伸手摸摸同学的脸时,我们都不觉得奇怪,我们知道小一只是在向别人表达他的好感;当我正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忽然后面有人直呼我的“大名”,你也不要奇怪,因为那只是小一想引起我的注意,我们的课堂依然正常进行。
想起小一妈妈说的自闭症儿童的特点,我觉得小一仅仅不扰乱课堂是不够的,得让小一融入我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课,我经常会看着他,向他微笑,当然他会逃避我的目光,没有关系,多看几次、甚至更多次,习惯了我的目光,他自然就不会逃避了。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也会请他回答,当他读对一些词语时,小脸上也会漾起微笑。小一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有灵动的思维,但他的机械记忆能力是不弱的。我开始要求他上课也跟其他同学一样做笔记。他开始是抵触的,反复强化几次,他形成习惯以后,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我在黑板上板书,他就动笔记在课本上。小一妈妈看到小一的语文书,欣喜不已,她说真没想到儿子还能做笔记。我跟她说,要根据小一的自身特点,可以多让小一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多看课外书;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在家干些家务,像洗碗、扫地等;平时也要让孩子加强锻炼,跳跳绳子、打打球,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帮助孩子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除了对小一有了更多的关怀,对于小一的家长我也更多进行沟通交流,还帮助他们寻找其他的“自闭症”家庭,让家庭之间形成互助圈,分享各自的训练方法、医教资源,他们还可以分享各自心路历程,互相安抚,分担压力,同时也能够给各自的孩子一个更好的导向,而不至于给孩子给自己过多的心理负担,造成“自闭症”的二次伤害。
渐渐地,小一脸上的笑容多了,见到我也主动打招呼了,下课也会跑到我的办公室门口,探头看我在干什么;陪读的奶奶愁眉也舒展了不少,还经常拉着我说:“遇到我这样的老师,是他们一家的福气”;妈妈也不再说那些消极的话了,甚至对小一的未来开始憧憬了,觉得小一长大了也可以干些相对简单的工作来养活自己。当然,我也开始享受我的课堂了,带着我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不用担心被人随时打断……
我相信“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小一同学在我的课堂中出现,是我教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学相长,如果说我曾经在小一的世界明了一盏灯,那他也同样丰富了我的生命,帮助我成长。
小一,你的未来不是梦,加油!
□徐寒梅
新闻推荐
日前,昆明铁路公安局历时9个月的缜密侦查,成功摧毁了一个长期从云南文山州、红河州拐卖婴幼儿到内地的跨区域犯罪团伙。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