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老年人投资易踩坑 理财还需擦亮眼 捂紧口袋多咨询

济宁晚报 2019-08-23 11:15 大字

本报记者赵煦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有一场老年人投资理财误入传销的桥段,让不少观众跟着揪心,虽说是电视里的情节,但这种戏码却在真实生活里时刻上演。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手里有点活钱便会萌生理财的念头,想多赚一点。而部分老人容易受从众心理影响,跟风购买,很容易上当受骗。

老年人购买的“艺术品”

一口气投入30万元一年后有去无回

调查中,一些老年人因轻信高回报,很容易就中了圈套,家住南苑街道的孟大爷今年69岁,两年前在朋友的推荐下接触到龙行路附近的一家理财公司,听说里面的理财产品收益特别高,买了6万元的理财产品。之后,他每个月都能收到1800元的利息,这让他觉得自己投资很成功。“当时我还专门设置了短信提示,每个月钱一到账就一目了然,感觉比存到银行实惠多了。”几个月后,孟大爷觉得这个理财产品不错,决定追加投资,一口气又投入30万元,每个月光利息就1万多元,比退休金高多了。

自认为成了理财达人的孟大爷把这个公司推荐给街坊好友,不少和他交好的老人都购买了该公司的理财产品。有一位家住太白小区的阿姨,觉得理财的利息比自己出租的房租还高,便将房产卖掉后的钱全投了进去。好景不长,一年多以后,孟大爷发现当月利息迟迟没有到账,当他去理财公司询问情况时,却发现人去楼空。“那是我攒了小半辈子的钱啊!”孟大爷说,他们报了警,可是钱最终打了水漂。

很多人都容易被高收益的产品诱惑,但这些产品大多涉及高风险的投资或诈骗,作为老年人,应变能力差,面对高风险的产品能否及时刹车很难说,遇到欺诈就更是有口难言。而且老年人受从众心理影响,在没有全面认识了解的情况下,容易跟风购买,从而误入投资陷阱。遇到这种情况时,老人不妨先捂住口袋,多向子女打听打听,听专业人士分析一下再行动。

错信投资课换来假宝贝珍藏了小十年

家住供销路的李先生对此很有感触,有一天,85岁高龄的父亲告诉他,自己几年前在一个投资讲座上购买了一些艺术品,想作为传家宝送给刚出生的曾孙。“我当时很意外,没听说父亲还懂艺术品,他也不像其他老人喜欢文玩字画,哪里来的传家宝。”李先生说,直到自己亲眼看到父亲小心翼翼地搬出这些传家宝时,他才傻了眼,这哪里是什么艺术品,简直就是破烂。

“虽然我不是很懂,但花4万元买的一对‘玉如意’,材质还不如大理石,雕工更是差到像外行干的。仔细一问,这都买了小十年了。”李先生告诉记者,老爷子一直当宝贝珍藏,说升值空间很高。“除此之外还有12兽首‘金镶玉杯’、十全十美钱币收藏册,那个杯子一点金都没有,还有钱币收藏,里面全是五毛和一分的钱。”李先生又生气又无奈,这些东西花了父亲10万多元,但一件真货都没有。

很多老人都被忽悠参加一些投资的讲座,或者一些机构借着赠送书画纪念品的由头,推销他们的艺术品。其实,艺术品的投资门槛比较高,投资者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否则,一不小心就买到假货。一些机构假借邀请专家的名义,给投资者讲解艺术品投资,其推荐的艺术品可能就是假货。

老年理财妙招多保本求稳最靠谱

本报记者刘帝恩

伴随公众对于养老的看法转变,老年人如何理财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记者在城区走访调查时了解到,如今老年人理财妙招真不少,且较之年轻人更为合理,只要对诈骗多加防范,养老绝不是大问题。

在红星路某大型超市内,记者见到了前来买菜的69岁的赵大爷。“平时我和老伴都不忌口,就是换着口味吃,没事来超市逛逛,遇到打折的菜就多买点。”赵大爷告诉记者,除非是逢年过节或重大日子,才会想吃什么买什么,否则都是怎么便宜怎么吃。

和赵大爷一样,说的话朴实无比、却无处不透露着生活理财本质的老人不在少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老人话里话外其实透露着一个重要经验:大钱是小钱一步步省出来的,如果说靠退休金和儿女供养无法快速“开源”,那么“节流”就显得尤为关键。“比如两个品种的香蕉,一个普通的,一个海南帝王蕉,年轻人可能就好奇买点贵的尝尝,我们想吃就买普通的。”正在超市采购的市民李奶奶说,别看只是几瓣香蕉,差的是几块钱,长此以往,钱就省下来了。

“我有退休金,现在攒了点小钱,对于理财就非常保守,只买稳健的产品。”家住刘庄小区的郭阿姨告诉记者,很多老年人一直在银行存钱,后来在银行职员的建议下,才开始买各种理财产品。随着市面上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对老年人产生的困扰也越来越多。很多亲戚朋友、理财经理,往往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提供建议,实际上部分产品并不适合老年人购买。

市民李国平说,老年人也要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习,要跟上时代潮流。“别看我快70岁了,也懂P2P等理财模式,如果不学习不看新闻,就很容易上当受骗。”李国平告诉记者,把握不准时,他经常请教儿女,让他们教自己如何正确理财,从年轻人身上,他也学到了很多理财技巧,这对于日常理财非常有帮助。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不少老年人都有被骗经历。“儿女平时不在身边,这些卖保健品的又很热情,嘘寒问暖,让我很感动。”市民王大爷说,前些年他买了很多疗效不明甚至没有商标认证的保健品,现在想想很后悔,感觉受到了蒙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金最为重要,老年人要记住合理分配财产。”理财顾问甄女士说,谨防诈骗需了解,对很多老年人来说,保本就是最好的理财。

新闻推荐

宣传进企业 安全入人心

8月21日,市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民警在向辖区企业员工宣讲交通安全知识。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文明交通意识,从源头预防和减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