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大龄未婚青年没有另一半不是你的问题

济南时报 2019-08-18 14:09 大字

□新时报记者 江丹

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剩男”“剩女”成为两个凸显的群体。在今天,“剩”字因为有偏见的意味已经被放弃,更多的时候,这两个群体被称为大龄未婚青年。电视上的相亲节目风靡一时,网络上的恋爱真人秀也颇受欢迎,而在线下,各种名目的相亲活动更是眼花缭乱。学者贾志科将他对青年择偶与婚恋问题的调查研究写进《性别失衡与青年择偶》一书中,从学术的角度讨论那些困扰大龄未婚青年的情感问题。

相亲活动指南

贾志科是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近年来一直关注青年的择偶与婚恋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普婚’的社会里,大龄未婚青年被视为‘剩男’‘剩女’,甚至被贴上了‘问题青年’的标签”。

很多人包括大龄未婚青年,会将找不到另一半的问题归结于自身,比如性格、交往能力、要求过高、不将就、没遇到合适的等。在贾志科看来,如果只有个别人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认为是个人原因所致是合理的,但当一群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时,便需要深思其中社会的原因。

贾志科认为,“大型相亲会作为社会为解决择偶问题所做的一种努力,为都市青年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择偶场域”。贾志科曾对相亲会有过研究,并发现了一些“集体相亲的行动策略”。对普通的都市男女来说,这些或可成为参加相亲活动的一份指南。

贾志科发现,相亲会上,参与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被动等待VS主动出击”,他曾在相亲会上遇到一位老先生,为其博士女儿找对象,“每次都带个公文包,将写有女儿情况的硬纸板摆在面前,然后看报纸喝茶,等人询问”,而另一位同样为儿子相亲的女士,表现则相当主动,不放过任何机会,她甚至夺下当时贾志科的访谈笔记,“试图从中发现其所想要为儿子寻找的对象信息”。再比如“低调保密VS炫耀性宣传”,有人去相亲会上寻找机会,却担心碰到熟人,怕被以为嫁不出去,但也有人不惜夸大自身条件,以争取吸引更多相亲对象的注意,扩大选择的范围。

贾志科认为,这些行动策略都可以用理论来解释。贾志科解释:“婚姻市场理论认为择偶是一种理性的交换行为,在婚姻市场中,男女双方通过有形无形资源的交换,以期获得最大的回报。……各类参与主体在集体相亲中采取不同的行动,可能更多地受到其所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的制约。”比如经济资本主要体现在收入上,文化资本则主要体现在学历上,无论是被动、低调,还是主动、炫耀,都是在寻找其所需要、契合的资本。

同事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最靠谱

贾志科关于大型相亲会的访谈样本中,相当一部分是青年的家长。也就是说,他们才是实际参与的真正主体,而年轻人对这种集体相亲活动的接受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在婚姻介绍所、广告征婚、网络交友、电视相亲、大型相亲会这些集体相亲方式中,青年人对大型相亲会的接受程度最高,有35.4%的青年人表示能接受,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64.6%的人表示不能接受。相较于这种公开的相亲方式,青年人更喜欢一种具有一定私密性的“网络交友”。在贾志科看来,这与网络对现实生活的不断深度介入相关。

值得注意的,除了公开的相亲活动,青年人更青睐于单渠道的“自己认识”或者“他人介绍”,比如之前提到的网络交友、或者单位同事、家人介绍等。其中50%的青年人会选择“原来的同学”作为婚姻生活的另一半,但初恋为“原来的同学”,真正能走入婚姻殿堂的比例会大打折扣,大概只有19.4%,而同事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最容易走进婚姻,概率为29.2%。如果大龄未婚青年依然对婚姻心存希望,那么就应该积极认识同事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男方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鼓励晚婚,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但在实际生活中,似乎大部分人选择了晚婚,甚至比规定的晚婚年龄更晚。贾志科的调查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一份青年对择偶时间的统计结果显示,“青年所认可的男性平均合适结婚年龄高于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大约5.3岁,甚至还高于晚婚年龄大约2.3岁;而女性平均适合结婚年龄也高于法定结婚年龄,大约高出5.37岁”。

这与当下都市青年学历普遍提高,以及自身的事业理想和经济状况不无相关。要知道,在国家法定的结婚年龄,很多都市青年正在读大学。

所选择的和所反抗的

“在中国,择偶是与恋爱、婚姻、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择偶的结果是要走向恋爱、婚姻与家庭,尤其是要进入中国复杂的婚姻和家庭之中,择偶中掺杂了太多的父母家庭的因素,经济与社会支持方面的考量以及文化传统的制约。”贾志科写道。

根据研究结果,贾志科提出了“过程”理论,认为:“在中国,择偶是一个择偶者及相关者带着各自的择偶条件与标准去寻找合适对象的过程,这是一个受到人口性别结构制约,父母家庭广泛影响,经济社会资本激烈斗争,文化传统观念隐形约束的过程。”

其中,“父母家庭背景的影响和社会经济资本的力量主要体现在青年相亲意愿、择偶途径、通婚范围和婚恋状态上,而社交心理因素的作用主要集中在青年择偶途径和通婚范围上”。所谓“门当户对”,其实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定的舆论基础。

贾志科通过调查研究所得出的这一结论,正是严酷的现实,也正是一些大龄未婚青年想要反抗的。他们认为爱情至上,而所谓的这些种种现实条件都不应该影响爱情的纯粹性。今天很多大龄未婚青年依然选择单身、甚至未婚的原因,就是他们一直在等待一种与爱情有关的灵魂共鸣。

这只是一种择偶观念,而值得注意的是,灵魂的养成实际上无法离开这些现实条件,比如文化熏陶。“从文化程度看,随文化程度的提高,青年越来越倾向于接受晚结婚,择偶时所看重的条件和要求越来越多,择偶拥挤感越来越强。”贾志科写道。

事实上,在今天这个多元的中国社会,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地,但就整个中国社会而言,拒绝婚姻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选择,大多数人还是要步入婚姻,选择一种经过时间检验的稳妥生活方式。

择偶问题是这大多数人的问题,而从来不会成为那一小部分人的困扰。

新闻推荐

【解读】上海家化净利润持续增长,但主营业务以外收益影响较大

【事件】上海家化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39.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2%;净利润为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