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如何优雅地“蹭凉”?

济南日报 2019-08-06 11:07 大字

这两天,多地网友爆料,不少宜家门店人满为患,每张床上、沙发上都躺了人。媒体走访发现,除了睡觉的,还有在床上玩手机的、发呆的、聊天的。更有甚者,情侣相对而睡,画面十分不雅。聚会相亲、带娃写作业……不少市民俨然已把宜家当自家,当起了光明正大“蹭凉族”。

每到夏日,“蹭凉”都会成为热议话题。从商场到地铁站、图书馆,“蹭凉”似乎被很多人理解,但多发的不文明行为也引起争议。“蹭凉”,怎样才最优雅?

◎本期主持:曹雅欣

◎点评嘉宾:

中国青年网 刘根生

泉州文明网 小米

评 论 员 岳宁

钱江晚报 童凌

华 龙 网 谢小芳

武汉晚报 杨京

人 民 网 徐一嘉

评 论 员 曹灿辉

◎委托人:秦女士

◎方式:读者来电

◎话题:我相信,纳凉大军中,确有一部分不太自觉,但想必也确实有一部分是生活条件不太好的群体。如果有单独的空调间可以享用,谁会跑出来扎堆儿凑热闹呢?A 不必对“蹭凉”报以冷眼

入伏以来,全国高温。不少人纷纷到商场、银行、地铁站等场所“蹭凉”,人们称呼这一群体为“蹭凉族”。对于“蹭凉族”,绝大部分公共场所还是持包容态度的,一方面是出于对经济困难人群的人性化关怀、体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同时可以提升像地铁站这样的公共场所制冷系统的利用率。

中国青年网 刘根生

很怀念小时候农村的消暑方式。晚饭以后,不少人会拖家带口、带着凳子到村口的大树下乘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快乐地话着家常,而暑热也就在这时悄悄从身边溜走了。从乘凉到“蹭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反映出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和布局更加人性化的迫切愿望。

尽管“蹭凉”一词听起来可能不怎么顺耳,一些不文明的“蹭凉”行为也的确广遭诟病,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将“蹭凉”与贪小便宜紧紧联系在一起。毕竟,不是所有的市民都有条件在自己家里安然而又舒适地度夏。所以,“蹭凉”也是一些市民在炎炎夏日的一种生活需求,甚至从某种角度说还是一个民生问题。因此,对于“蹭凉族”我们没必要总是报以冷眼。

泉州文明网 小米

盛夏的“热情”,大家都能体会。几十摄氏度的高温,汗流浃背的狼狈,谁也受不了。而空调啥都好,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费电——一开起家里的空调,电表的读数就噌噌噌地往上涨,一整个夏天里日日夜夜不停歇地开着空调,费用也确实十分惊人。将心比心,我们并不难理解“蹭凉族”肚子里的小算盘。而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必苛责。

其实,商场、车站、银行、书店、图书馆、超市,这些场所既然是公共空间,本身就具有为大众服务的功能。应该说,对人的包容和理解,是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拥有的温暖和“肚量”,这本身也是文明的一种呈现方式。诚然,“蹭凉”有占公共空间“便宜”之嫌,但人们无妨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

评论员 岳宁

“蹭凉”本无罪,是人的本能使然。特别是,最近全国好多地方都是高温天气,“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这样的高温之下,人们去一些公共场所“蹭凉”在所难免。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可以避暑纳凉的公共场所都应该允许“蹭凉”者前来“蹭凉”。这不仅能彰显这些场所的包容程度,而且也关系到社会更高文明程度的实现。因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首先是一个有爱的社会,连“蹭凉”这种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人们,又谈何更多、更大、更广的爱心呢?由此可见,有“蹭凉”者存在的地方,也可称得上是文明一景。

B 文明“蹭凉”回报社会善意

虽说社会对“蹭凉族”给予了理解包容,但这些年有关“蹭凉族”的问题也引发了不少热议。一些“蹭凉”的人在公共场所“蹭凉”时不太注意文明,大声喧哗、当众横躺、随地吐痰甚至损坏公共设施等,在扰乱公共秩序的同时又使管理方增加了管理、维护成本。

钱江晚报 童凌

每年夏季,都能看到关于宜家商场被纳凉蹭睡之人“攻占”的消息。因为宜家是一家自由选购的商场,并且一直以来提倡先试后买,来到这里的市民都可以随意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宜家自然成了纳凉避暑的胜地。

试睡试用无可非议,但商场内毕竟都是正在出售的商品,床上、沙发上、长椅上,一切能躺能卧的地方都被或睡或躺或坐的人群长时间占据,反倒让前去选购家居的顾客很是尴尬。特别是一些心大的“蹭凉”族,不但睡得四仰八叉,更有甚者还酣睡打起呼来。这些人不顾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让本该愉快的购物体验,因这些久坐不起、或是躺着休息的不文明行为而兴致大减。

华龙网 谢小芳

虽然说“蹭凉”的“蹭”字总给人以占便宜的感觉,不算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很多市民却缺乏基本的感恩心理和文明意识,在纳凉的过程中或者大声喧哗,或者是脱衣露肉,有些人甚至干脆把地铁站当成了麻将室,在这里摆桌搓开了麻将。这种种不文明行为,不但引来了过往乘客的侧目,也让地铁管理方很为难,有些地方干脆改变政策,把允许纳凉改为不允许纳凉。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市民在银行大厅纳凉,却因为不文明行为给银行其他顾客带来困扰,给银行正常的经营秩序带来破坏,恐怕也为银行方面所不允许。对于大多数公共场所,可能并没有向我们提供免费纳凉的义务,既然他们出于人性化和善意允许我们前去乘凉,那么我们就应该坚守文明规则,以文明的表现来回应别人的善意。

中国青年网 刘根生

“蹭凉族”的出现并不会额外增加公共场所的运营成本,甚至从某种程度说还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低碳环保。

如果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带任何负面色彩,因而对于广大市民来讲,只要能把握好一个度,有礼节、守分寸、讲文明,在公共场所“蹭凉”也并非就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是,当市民在图书馆“蹭凉”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在地铁“蹭凉”影响到旅客的通行、在商场“蹭凉”影响到顾客购物、在自助银行“蹭凉”影响到储户取款时,“蹭凉”就变成了一种容易惹人恼怒的不文明行为,自然不会给人们留下好印象。

C 看到“蹭凉”背后的纳凉需求

“蹭凉”其实无可厚非,冷气既然开着,是个人专享还是“雨露均沾”,并没有什么区别,反倒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有声音认为,市民到公共场所“蹭凉”,反映了人们对室内公共休闲区的需求。公众的纳凉需求得不到满足,公共场所集中“蹭凉”的现象就无法避免。

武汉晚报 杨京

“蹭凉族”引发的争议,与其行为本身无关,而在于少数个体公共意识的缺乏。“蹭凉族”的背后,反映的是市民对纳凉降温场所的刚性需求。一旦现有的公共场所无法完全满足,增加公益性纳凉场所的供给才是解决之道。当然,这样的场所开辟在何处、需要配置什么设施等,一方面需要成本的投入,也需要详细的论证和决策。

对此,有关部门可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启动公共纳凉场所,给“蹭凉族”多辟点地儿。例如,协调开放学校教室、礼堂等公共资源,不仅让市民可以有理直气壮纳凉的去处,更释放出来城市的包容和善意,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

人民网 徐一嘉

实际上,高温不仅“炙烤”着城市建设者,也“烤”验着公共场所管理者的智慧。超市、银行、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一方面,可以设置临时休息点和纳凉点等,为人们提供更多休憩的场所;另一方面,接纳纳凉者体现了管理者的气度和胸怀,同时也要确保纳凉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并保证公共安全。

这就需要合理疏导纳凉群体。为顾客营造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是商家的责任,而一味地宽容“蹭凉者”霸占公共区域久久不离去,看似把尊重消费者、在乎消费者感受摆在首位,却并非人性化服务的表现,而是管理者责任不到位的反映。正如个别消费性场所,在抱怨顾客各种“蹭凉”“蹭睡”现象的同时,是否也该反思对这种现象一再放任的态度负责?

评论员 曹灿辉

让“蹭凉族”有更多好去处,需要政府努力作为。政府有义务对“纳凉工程”进行设计,并在具体操作层面作出明确要求。比如,把“纳凉工程”纳入单位文明考核评比内容;让公共服务机构为“蹭凉族”打开大门;提供真金白银补贴,向民众开放一些人防设施、文体活动场馆等纳凉场所。

“蹭凉族”也要文明得体,遵守相关规定,要讲究衣冠仪容和社会公德,不要嬉闹喧哗妨碍他人,而要端庄优雅地“蹭”。

新闻推荐

隐私权利意识觉醒,APP不能逆势而行

□高路近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成立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下称“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通知称,有...

 
相关推荐